健康養身★正確冰敷做得好 運動傷害好得快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桃園一名17歲周同學3天前打籃球時,左大腿被撞擊腫脹,立即冰敷後仍感到腫脹疼痛,甚至影響膝關節活動,至桃園醫院診斷,正確使用冰敷後,運動傷害才獲改善。

冰敷正確的觀念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衛生署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陳嘉弘表示,運動傷害後要立即冰敷,這是眾所皆知的觀念,但許多人卻對冰敷的方法一知半解。

由於冰敷能造成血管收縮,可減少疼痛物質的釋放,同時降低腫脹,達到抑制發炎,還可以讓神經傳導速度變慢,而有麻痺止痛的效果,因此多使用在急性傷害期。

陳嘉弘治療師表示,冰敷可以立即降低皮膚表面溫度,剛開始體表會有冷的感覺,再來會產生灼熱與疼痛感,接下來會局部麻痺,感覺鈍鈍的,最後,隨著冰敷時間加長,深層組織血管放鬆,此時應停止冰敷,避免凍傷。

簡易製作冰敷包可以用塑膠袋放入冰塊後再加水,也可以讓塑膠袋更服貼於患部,裹一層毛巾敷20分鐘;陳嘉弘說,每日至少敷3至4次,甚至每小時可敷一次,若在冰敷過程中,疼痛持續增加,可以移除1到2分鐘後再敷,若疼痛不減則應立即停止,以避免凍傷的可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54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30多歲女子,之前天冷習慣使用溫水漱口刷牙,近日天氣漸熱,開始改用冷水;不料,她感覺牙齒特別敏感,甚至出現牙酸、疼痛,就醫檢查才發現,牙齒已經蛀蝕,但外觀卻無凹洞的「下陷型齲齒」。 下陷型齲齒 外觀難發覺 收治個案的開業牙醫診所醫師黃耀慧指出,該患者因牙痛就醫,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畫面中,清晰可見患者陰部有一脫出物,80歲的楊老太太,自然產生過二個小孩,常有頻尿感長達10年,經醫師診斷為子宮脫垂。台北榮總婦產部洪煥程醫師說明,子宮脫垂常見於中老年人婦女,與懷孕生產次數有高度相關,除此之外隨著年齡老化,若是女性經常從事高負壓的動作,更容易發作。近年...

閱讀詳情 »

圖翻攝自weikou 下同 花生自古以來就有「長生果」的美譽,營養豐富,功能甚多,深受人們的喜愛。但花生通常的吃法就是煮、炸、炒,這些做法除了滿足口感之外,對保健養生沒有太大的貢獻。事實上,花生最有營養的吃法是泡發芽之後再吃,可能大家對這種方法表示很陌生,下面來看下花生泡發芽之後的效果有...

閱讀詳情 »

關節疼痛,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小麻煩。上班族脖子痛、中老年人膝蓋疼、關節風濕痛、年輕人腰腿疼…… 以後這些疼痛不用再忍受了!     在一場由衛生部、科技部、中國科協聯合舉辦的博覽會上,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越野行走運動首席講師趙之心老師為大家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