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春夏外出做好防護 避免毛毛蟲皮膚炎上身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1名女性登山健行回來後,脖子開始出現整片疹子,且又癢又腫,因忍不住抓癢,造成嚴重至紅腫、破皮擴大,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原來是典型的毛毛蟲皮膚炎所導致。

春夏是毛毛蟲繁殖季節,民眾在戶外活動時,可能一不小心碰觸毛毛蟲或接觸到漂浮空氣的毒毛,就恐引起過敏反應;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洪志明指出,毛毛蟲身上脫落的毒毛含有誘發皮疹的物質,若不小心接觸,可能會引發組織胺釋放,導致過敏。

主任洪志明進一步說明,通常病徵多發生於頸部、前胸、上背部等明顯外露處,症狀會出現紅腫疹子,接觸地方會有灼熱感、濕疹等,甚至有小水泡,治療上則給予口服抗組織胺,也可配合外用藥膏,除非症狀較為嚴重,才會透過短期口服類固醇等方式,紓緩症狀。

誘發症狀的時間會因接觸種類而有不同,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可用大量清水清洗,且避免過度搔抓;洪志明提醒,若要進行戶外活動時,應避免樹下久站,也應穿著長袖長褲,症狀出現時也應盡快就醫,否則抓破皮,恐使發炎加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549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本土病例及死亡個案持續加零,新增12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分別是8男4女,其中有4例屬於突破性感染。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2例境外移入個案,為8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衣索比亞(3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台灣白血病與骨髓增生性腫瘤病患人數明顯逐年上升,而其中因白血病而死亡的人數每年約1,100人。骨髓抹片之判讀為診斷各種血液疾病的最基本且重要的方法,但現行的模式要求,一片骨髓抹片需計數500個血球分類,皆採人工手動,不僅耗時,且細胞計數區域及影像無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今年32歲的Victoria,在2016年2月確診感染愛滋病,2020年更確診子宮頸癌,接二連三的衝擊以及親友間的誤解,曾讓她身心如支離破碎般痛苦,「妳如果不好好治的話,妳就死路一條。」這是Victoria確診時聽到的第一句話,「那時晴天霹靂,雖然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