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變種病毒具「重複感染」特性! WHO正名Omicron

新變種病毒具「重複感染」特性! WHO正名Omicron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外媒報導非洲突發一種過去沒見過的新變種病毒「B.1.1.529」,在WHO會議後,於今(27)日確認名稱為「Omicron」,目前已在多國出現零星確診個案。


過去 WHO以希臘字母給新冠病毒變異株命名,從Alpha開始依字母順序使用,然而「B.1.1.529」在正名前,上一個變異株是Mu,因此不少專家已提前稱「B.1.1.529」為Nu變異株,但此次正式定名為「Omicron」,則直接跳過Nu及Xi兩個字母。


國外媒體報導,「Omicron」起初僅非洲的波札那與豪登省有該病毒確診病例,現在傳出以色例、比利時也現蹤,全球累計近百例。亞洲則在香港現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26)日指出,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提報的資訊,兩名案例是先在香港檢測出來,爾後在檢疫所又出現1名,但各是從非洲、加拿大回來,可能是在所內傳染。細節還需再確認。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7)日說明,配合WHO會後決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出「高關注變異株Omicron說明」:WHO基於B.1.1.529變異更具傳播的特性,將其列為高關注變異株,並命名為Oo(Omicron)。初步證據顯示B.1.1 .529變異株較其他高關注變異株(VOC),更容易出現「重複感染」(reinfection),且目前在南非已全國省分快速流行。


目前WHO與相關專家正針對Omicron的傳染力、感染後疾病的嚴重性、相關治療或防疫措施(如藥物、疫苗等)的效果等進行研究WHO要求各國做到以下事項:


1▸增加對變異株的監測。


2▸上傳分享完整基因定序資料到開放資料庫如:GISAID。


3▸透過IHR機制向WHO通報首例(或群聚)與Omicron有關的事件。


4▸各國合作交流訊息,以了解Omicron的流行病學、嚴重度、公衛與社會措施對其有效性、診斷方法、免疫反應、中和抗體與相關資訊。


新變種病毒具「重複感染」特性! WHO正名Omicron

▲針對Omicron,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出相關對應措施。(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小男孩樂團米非為新專輯宣傳 擬定肌膚修復計畫顧形象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圖片截自今日頭條,下同 “中醫治病,靠的是”三分治,七分養“。現在人們患的疾病越來越多,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而更嚴重的則是各種癌症。除了吃藥治病以外,食療養生成為大眾青睞的輔助療法。 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美國著名針灸診所資深老中醫、廣西中醫學院客...

閱讀詳情 »

圖片截自天極圖片論壇以及今日頭條,下同 香蕉是一種常見的水果,我們吃完香蕉,一般都會把香蕉皮丟掉。其實香蕉皮有很大的作用,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1香蕉皮煮水的功效 a. 治痔瘡和便血 將香蕉皮用水燉熟、或者把香蕉連皮放在火上烤,趁熱吃,可以治療痔瘡疼痛,緩解便血症狀,還能通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在一天疲憊的工作後,悠閒躺在沙發上,打開電視,美食宵夜一口接一口,可說是人生小確幸,但許多減重資訊告訴我們,不想發胖的話,晚上尤其要跟宵夜說再見,到底該如何抉擇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吃宵夜基本上確實會有容易發胖的風險,尤其如果是在睡前一、兩個小時以內吃的話,一來身體的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流感再奪命!根據疾管署最新疫情統計,上周新增83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49例死亡。台中一名3歲男童,患有先天肌肉病變,上月底出現發燒、咳嗽,突然心臟停止送醫,最後因心肺衰竭不治,確診感染A型流感,未接種疫苗。 流感已奪命163例 自去年7月1日迄今,流感疫情累計186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