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確洗手五步驟 確實擦乾遠離病菌

(健康醫療網/周蘭君報導)俗話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空氣中充滿許多細菌、病毒,如果雙手沒有做好清潔工作,很容易將藏匿其中的病菌送入口中,感染疾病的機率就變得相當高。因此,有正確觀念及確實進行手部清潔動作是非常重要的,以夏季常見的腸病毒為例,如果沒有正確洗手,很容易被傳染,再傳染給他人。

尤其是兒童常常因為忘記洗手就去觸摸口鼻或是飲食,導致病從口入,所以如果在從事下列動作前,就應該先提醒兒童需要洗手:

1.接觸眼睛、鼻子和嘴巴前

2.處理食物前

3.吃東西前

4.上完廁所

5.外出到家後

6.看病前後

7.擤鼻涕或咳嗽後

8.接觸動物後

永久醫學營養顧問謝明哲教授表示,根據國民健康局網站教導的正確洗手步驟如下:

濕:以乾淨的水將手淋濕,用肥皂塗抹在手上。

搓: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指尖及手腕等都要洗到,揉搓時切勿沖水,至少搓洗20秒,以達消除手上微生物的效果。

沖:用清水將手徹底沖洗乾淨。

捧:用雙手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

擦:取用紙巾擦乾雙手,並以紙巾包住水龍頭旋緊,避免再度感染。

謝明哲教授進一步解釋,洗手時要注意搓手方式,最少要達20秒,兩手掌心互相磨擦,兩手自手背至手指揉搓。手指尖作拉手姿勢,以磨擦手指尖,將指尖清潔乾淨。兩手揉搓手掌及手背。大拇指與小指側緣要注意是否清潔乾淨。指尖、指甲縫易藏有許多細菌,建議指甲最好剪短,以方便清潔。清潔手部時,最好先將首飾都移除,以避免藏汙納垢,無法完全洗淨。在沖洗過程中,雙手最好維持向下的姿勢,以避免水逆流,再度將細菌帶入手中。一般來說,以38~42℃的流動溫水進行正確洗手步驟,可殺死環境中大部分的傳染源及細菌,還可預防腹瀉、呼吸道傳染及腸道寄生蟲等疾病。此外,由於細菌和病毒在乾燥的環境下較難生存,所以洗手後最好用擦手紙將雙手擦乾,保持在乾燥狀態,才能真正達到殺菌效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88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母親節將至,如何陪媽媽過節讓不少人傷透腦筋,但其實對媽媽們來說最好的禮物就是子女的健康成長及陪伴。成長過程中,除了健康,身高也總是父母關心的重點,而如何讓家中寶貝長到遺傳上理想身高,甚至高人一等,也是父母最重要的課題。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醫學部兒童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黃秀莉...

閱讀詳情 »

一段「男子殘忍毆打一個掃地小男孩」的視頻昨天引發廣泛關注,所幸孩子目前傷情穩定、無生命危險,但更讓人揪心的是他受到的心理創傷。 孩子父親李培建表示,目前孩子的身體狀況較為穩定,仍需進一步觀察。另據央視報導,孩子父親表示,經過醫院檢查,孩子病情穩定,沒有生命危險。不過小哲旭的心理創傷比較嚴重,從睡夢...

閱讀詳情 »

主持天后利菁有個帥氣老公, 近日他們結婚紀念日, 老公不好意思親口說, 便傳簡訊對她傳情, 但她心裡卻只想著…   剛剛突然收到身旁許先生的簡訊: 「結婚七年之癢乘貳=14年紀念日,謝謝妳不離不棄,無怨無悔,願祝福婚姻美滿,美麗永駐。老公敬上」。 我徹底地忘了!我滿腦子在想"...

閱讀詳情 »

粉瘤,醫學上稱為皮脂腺囊腫。它是由於皮脂腺腺管開口堵塞引起的皮脂腺分泌物淤積,腺體逐漸腫大而形成的「小腫瘤」。粉瘤好發於青春發育期,尤以面部多見。粉瘤位於皮膚淺層,一般呈球形,米粒至雞蛋大小,中央可見黑頭,擠壓時內有白色粉狀物排出。 身體各部位 均可能長粉瘤 新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昌霖表示,目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