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此波疫情嚴重 Ct值偏低是關鍵!江坤俊:美日研究這「兩味」 遠離新冠病毒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升溫,COVID-19本土個案數量節節攀升,15日雙北升級至三級警戒,新北市長侯友宜更宣布,當地以準四級警戒實施防疫措施。國內網路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指出,根據統計,去年一整年平均下來,確診者的Ct值大約30點多,然而近期爆出的確診個案,Ct值較去年低得多,顯見病毒傳播力相對偏高。避免社區傳播鏈擴大,除了施疫苗外,前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呼籲,勤洗手、戴口罩、同時避免聚會,才是最好的自保方式。敏盛醫院副院長江坤俊也引用美、日研究,建議民眾可以多補充兒茶素對抗疾病。

若今年Ct值平均20  高出去年1024倍

此次疫情傳播如此快速,江坤俊解釋跟病毒量有關。目前COVID-19是靠RT-PCR(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方式檢測,當RT-PCR 測出來Ct值愈低,代表病毒量愈高,傳染性也越高 。江坤俊以去年磐石艦、白牌司機或林口長庚院內感染等事件為例分析,當時患者的Ct值介於20到30左右,已經讓大家為之驚恐,此次宜蘭遊藝場(案1202) Ct值20,其他被傳染的個案Ct值也分別介於11-25之間,病毒量相對偏高。江坤俊進一步解釋,「Ct值1跟Ct值2差兩倍,2跟3又差兩倍 。假設今年的Ct值平均是20,與去年Ct值30相較,至少就差2的10次方,也就是今年和去年差了1024倍。」會有這樣的差異,江坤俊推測原因有幾個:「可能是現在篩檢作業速度快,很早就被篩出來。另外也是因為大家心態上有點鬆懈了。」

AZ疫苗爆出搶打潮 食補也可幫助阻止新冠病毒上身

AZ疫苗爆出搶打潮,預約施打疫苗的民眾高達上萬人 ,資深醫藥記者洪素卿也是其中之一,但也表示內心有隱憂。洪素卿表示:「擔心第一劑打完之後,可能打不到第二劑,會影響效果。」對此,江坤俊補充,目前疫情指揮中心建議,AZ疫苗施打間隔約8到12週抗能較佳,這是經過測試的結果,但從大數據上來看,如果間隔16到20週才打第二劑,或許效能沒這高,但仍有一定的保護效果,建議民眾如果想施打就盡快登記。前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則提醒,COVID-19病毒一直在突變,進而也會影響到疫苗的功效,除了施打疫苗,最好的自保方式還是戴緊口罩,謹守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聚會跟近距離交談。

節目中也分享利用兒茶素對抗疾病的方法,江坤俊引用美、日研究結果提供參考:「茶以及巧克力裡的兒茶素,對新冠肺炎要複製的一個關鍵蛋白質有抑制作用,且抑制超過一半以上。」江坤俊建議,在疫情緊繃時間,可適量補充兒茶素,多管齊下,避免新冠病毒危害。要了解更多「新冠肺炎」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健康2.0》,或訂閱《健康2.0》YT頻道➔https://bit.ly/2IBSoRr ,《健康2.0》也全新推出《健康2.0 APP》,網羅熱門健康議題,各式健康資訊一手掌握。 

此波疫情嚴重 Ct值偏低是關鍵!江坤俊:美日研究這「兩味」 遠離新冠病毒

圖/TVBS提供

 

相關推薦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本「鑽石公主號」下船者,先前陸續有2採陰性、准許出院後,卻又被驗出陽性的「復陽」現象,前車之鑑,讓台灣自此採取更高規格的「3採陰」才准出院標準,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今(27)日證實國內上周出現首例3採陰出院後復陽個案,但病毒反應...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好消息,今天又是確診「+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宣布,國內今日無新增個案,目前維持連續2天無新確診個案;陳時中說,昨日國內新增49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數字也明顯下降,顯示民眾已經沒有這麼恐慌了。...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回報台灣贈送口罩的暖舉,荷蘭趁著今(27)日其國慶日國王節,專程空運3999朵的荷蘭國花鬱金香,以及荷蘭知名的「焦糖煎餅」送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第一線醫護人員,下午例行疫情記者會上陳時中桌上就出現一大瓶鬱金香及三大盒焦糖煎餅,...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病毒肆虐,出門不如在家安全,不過宅在家、可別讓大腦也變宅。董氏基金會今(27)日引用國外最新研究結果提醒,如果經常宅在家的人,只要嚐試多種活動,可以保持大腦敏銳度,擁有更好的認知能力,保護我們因老化而減損的認知能力。 這一項2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