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AI走入台灣白色巨塔 教醫學生「治癌」效果擊敗傳統教學

▲AI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應用越來越廣,甚至可教導醫學生如何治療癌症。(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用AI人工智慧來教醫學生治療癌症,台灣有大醫院跨出第一步!台北醫學大學今(4)日就發表與IBM合作的最新研究結果,發現透過AI人工智慧來訓練醫學生,其效果明顯優於傳統的訓練方法,尤其是針對病況越複雜、越棘手的癌症情境,醫學生們的學習分數越高。

北醫大是引進國內第一套由美國史隆凱特林紀念癌症中心(MSK)訓練出來的IBM WfO(人工智能癌症治療輔助系統),2年前開始應用在診間協助醫師判讀病情,發現效果優異,去年進一步運用在醫學教學之上。

該項研究共針對50名北醫大醫學系5年級學生分組進行,分別以大腸癌及肺癌為臨床情境,其中一組學生透過傳統上網方式蒐尋大腸癌的資料,再透過WfO蒐尋肺癌的資料;相反的,另一組學生則透過WfO蒐尋大腸癌的資料,再透過傳統上網方式蒐尋肺癌資料。

研究團隊成員、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陳俊佑表示,結果發現,就大腸癌而言,醫學生經過標準化的學習分數,透過WfO蒐尋資料這組為0.44分,足足是透過傳統上網方式那組0.22分的2倍;至於肺癌的學習分數,2組相差不大。

陳俊佑說,研究團隊故意將大腸癌的臨床情境的答案設定較難,肺癌的答案則較簡單,因此凸顯出,具有龐大實證醫學資料庫的WfO占有優勢,較能夠協助學生的學習。而這項研究成果,研究團隊認為可提供全球各大醫療教育體系參考,從中找出最適合的醫學教育模式,為癌症病患找到最好的治療策略。

過去AI披白袍扮醫生,運用在醫療領域時,最為人質疑的問題點之一便是缺乏「解釋性」有如黑箱子,雖然可以告訴醫師治療的決策建議,卻空有答案、無法告訴你為什麼這樣做,但陳俊佑強調,新的AI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已經跨出這一步,利用實證研究、文獻的基礎,可以為醫學生提供治療選擇背後的原因。

北醫和IBM組成的跨國團隊研究成果「透過AI強化癌症實證醫學的教育」論文,也已發表在目前正在芝加哥舉行的2019年美國癌症年會(ASCO)上,並獲得重視。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資料來源/食藥署 天冷聚餐吃什麼?想必有不少人第一個閃過的想法就是來鍋熱呼呼的火鍋,不只暖胃,還可暖心!但是,火鍋料種類百百種,我們吃的火鍋料到底安不安全?而店家的湯頭又是怎麼製作而成的,是花上18小時天然食材熬煮還是用雞湯塊調出來的?食藥署列出幾項吃鍋時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怎麼一到冬天,許久未見的疼痛、甚至多年以前的舊傷又開始作怪了?這是冬天診間裡很多患者共同的抱怨,追著醫師直問為什麼疼痛會發作?明明最近也沒有受傷或過度操勞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明憲解答,原來研究顯示,溫度降低時,身體對於疼痛忍受承受程度會...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門診中許多人來到腎臟科求診的症狀之一就是腰背痛,大家要怎麼知道到底是一般肌肉受傷的腰背痠痛還是腎臟痛呢?哪些情況要趕快就診以免延誤病情?臺北榮總新竹分院內科部主任黃政斌醫師表示,「下背痛」要知道的三件事:1.坐起來就痛,躺下就改善,盡速就診;2.皮膚有起疹子或水泡,盡速就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