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步行慢的人心臟疾病死亡風險大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田春慧             

步行于很多人而言只是一種鍛煉方式。一些流行的計步器和應用程序顯示,人們每天都會按照建議走1,0000步。然而,人們最關注的往往是步數,而非步行的速度。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和步履輕快的人相比,步行慢的人心臟病死亡風險更高。

步行慢的人心臟疾病死亡風險大

心肺健康和肌肉力量是死亡風險的重要指標。鑒於此,英國國家健康研究所(NIHR)萊斯特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決定對步行速度(心血管健康的衡量指標)和雙手握力(全身肌肉力量的衡量指標)進行研究,以探究這兩者和心臟病、癌症或其他任何原因致死之間的關聯(這在科學界被稱為“全因死亡率”)。

研究人員向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尋求幫助,英國生物樣本庫是一個健康資源中心,它收集了數千名中年人的慢性病信息,用作分析數據。2006年到2010年間,他們對42,0707名男性和女性進行了研究,這些參與人員最初都是心血管病患者,卻並不患有癌症,他們居住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

平均年齡在56歲的參與者描述了他們平時走路時的速度,分別是緩慢、平穩/一般和輕快三個等級。研究人員還用測力計(用於測量機械力的工具)測量了他們的雙手握力,追蹤記錄參與者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就業狀況和所服用的藥物數量等情況。數據收集時間長達六年,六年之後,8598名參與者已經去世。其中,1654名參與者死於心血管疾病,4850名死於癌症。

雙手握力并未能夠預測出男性和女性的死亡風險,步行速度和癌症致死之間的關聯度也較弱。但是,無論在哪個年齡段,也不論男女和吸煙狀況如何,步行速度慢的人全因死亡風險高,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也比較高。身體質量指數(BMI)則是步行速度和死亡率之間一個決定性的變化動因:對於身體質量指數(BMI)低的人來說,走得慢的人所面臨的全因死亡風險和心臟病死亡風險比走的快的人高出兩倍以上。

該研究小組指出,該研究是存在局限性的,例如,採用研究者自我匯報的形式,參與者中也可能有心臟類疾病。但是,心臟病是全人類的頭號殺手。因此,無論你喜歡早上漫步還是晚上散步,都要加快步伐。

參考資料:

slow-walkers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適齡婦女2成「吃胖」過重,當心影響母嬰健康。國健署針對國內調查發現,國人25到34歲的適齡婦女近2成有過重或肥胖情形,35到39歲的婦女有過重或肥胖更接近3成。國健署呼籲,準媽媽要在懷孕期間依孕前體重做適度調整,以確保母嬰健康。...

閱讀詳情 »

 心悸、暈眩、喘不過氣!?原來是內耳石頭移位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

閱讀詳情 »

愛滋病檢查雞尾酒療法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好幾千萬人感染。 ...

閱讀詳情 »

圖/TVBS提供 最近微博上流傳1則湖北社區「緊急通知」,為了徹底阻斷疫情傳播,居民除治病外,沒有證一律不許出門。社區居民和家人間也需保持距離,例如夫妻要分房睡、分餐吃飯等。台大公衛指出,根據飽和傳染模式推估,新冠肺炎家戶感染率約46.2%。高於SARS、MERS ,也高於流感,所以家中的隔離防護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