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母子無不良習慣 卻因遺傳接連罹癌

母子無不良習慣 卻因遺傳接連罹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ㄧ名57歲的莊姓婦人,是位不抽菸、不喝酒且生活規律的家庭主婦,日前接受健康檢查後,意外發現其右肺有個1.3公分小腫瘤,經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罹患肺腺癌第一期。在順利恢復後,莊姓婦人建議37歲的兒子也去做健檢,居然其左肺也有個約0.5公分的腫瘤,同樣是肺腺癌第一期。醫師在了解莊姓母子的生活習慣及居住背景,初步判定他們同患肺腺癌與遺傳因子有關,所幸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恢復狀況良好。

肺腺癌多因環境造成 PM2.5對健康危害大

收治莊姓母子的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程建博主任表示,肺腺癌多長在肺部比較邊緣的位置,以上肺葉居多,是人體空氣吸進後容易到達的地方,佔肺癌人數六、七成;一般推測肺腺癌與空氣污染、油煙等環境因素較為相關。而空氣汙染中號稱「隱形殺手」的有毒物質PM2.5,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一級致癌物,美國學者波普等人的研究更指出,每立方公尺增加10微克的PM2.5,就會增加8%肺癌死亡率、6%心肺疾病死亡率、4%總死亡率。

這些高危險群 應定期做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

程建博主任強調,有多年吸菸史者(含二手菸)、長期暴露在油煙環境的廚師及家庭主婦、暴露於工廠廢氣或特殊汙染環境者,如建築工人、油漆工人、礦工等、有肺結核病史、肺纖維化等慢性疾病者、有癌症家族史等罹患肺癌的高危險族群,

都應定期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查肺部,對於及早發現肺部病變有很大幫助。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遠離肺癌找上門

程建博主任強調,肺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也常容易被誤認為是感冒,有將近75%的肺癌病患,發現時已到了第四期,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因此,除了定期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病灶,早期治療,增加治癒機會外,若咳嗽持續兩週以上,有氣喘、胸痛、背痛、頭痛、喉嚨痛、聲音沙啞、咳血等症狀,切勿輕忽,應趕緊請專業醫師做診察,才能讓自己遠離肺癌的威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8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大家還記得台灣藝人高凌風嗎?他髮型多變,一會兒黃,一會兒紅,一會兒白,非常有個性,去年被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懷疑因染髮過度所致。   在住院的邱大姐,也深深的後悔。她有20多年染髮史,最近也被查出患上嚴重的血液病,醫生說可能是染髮導致的。   這樣的說法或許要被理髮店「拍...

閱讀詳情 »

在少女白藕般的手臂上點一顆鮮豔的紅痣,以驗證女人們的貞操,在古代是常見的,叫「守宮砂」。不明就裡的人,以為「守宮」就是守住那神聖的一方妙處。實際上「守宮」是蜥蠍的一種,軀體略扁,脊部顏色灰暗,有粟粒狀的突起,腹面白黃色,口大,舌肥厚,四足各有五趾,趾內多皺褶,善吸附他物,能遊行在直立的牆壁上,就是...

閱讀詳情 »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全台僅有31﹪人口持續運動達半年以上,許多人都是一時興起且半途而廢,不能長久持續進行運動,導致國人除了身心無法適時放鬆之外,肥胖的比例逐年增高。而這些佔69%無法持續運動的人,總是有一些藉口不運動,經調查顯示,以下5點是國人不愛運動的理由:   (1)沒時間: 覺得每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