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母愛守護零時差 跨海捐腎治療成功

母愛守護零時差 跨海捐腎治療成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一名來自越南的38歲新住民胡姓女患者,在2016年的三月被診斷出腎絲球腎炎造成腎衰竭,腎功能逐漸喪失。最後在65歲的媽媽堅持下,搭機從越南飛抵台灣救女,經由童綜合醫院腎臟移植評估後確定符合移植的資格,進而安排手術,手術成功順利,胡女也終於脫離洗腎輪迴的日子,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接受腎臟移植後 身體漸好並恢復正常工作

童綜合醫院有感於母女情深,並慶祝胡女脫離洗腎困境,舉辦「母愛守護零時差  跨海捐腎救女」重生記者會,一同見證兩個母親的堅毅精神。胡女在活動中表示,因為自己與媽媽都是比較內斂的個性,以往不會特別的互相表達心意,很謝謝童綜合醫院提供這樣的機會,讓她有機會能向媽媽親口說出謝謝與愛。

童綜合醫院腎臟內科曾天佑醫師表示,胡女原本接受手術前,因為腎衰竭的關係,腎臟過濾廢物的功能有嚴重的障礙,所幸獲得媽媽捐贈腎臟後,已脫離洗腎的日子,目前恢復狀況良好,在家靜養等待腎臟修復並定時服用藥物治療,可望在手術後3個月就能正常外出工作。

腹腔鏡摘取捐腎 移植前評估很重要

童綜合醫院泌尿科微創內視鏡翁瑋駿主任指出,這次採用腹腔鏡手術來為媽媽摘取左腎,手術傷口小,術後疼痛低,出血量少,復原快,對65歲的媽媽來說更安全。原本越南家人都擔心媽媽年齡較高,不適合進行腎臟移植手術,所以其他兄弟都曾表達捐贈腎臟的意願;但經過配對檢查及各項評估,胡媽媽都通過,年齡並不會成為器官捐贈的阻礙。

胡媽媽本身腎功能正常,且無糖尿病、高血壓或罹癌病史,確認可進行腎臟捐贈,因媽媽考量家中其他兒子都還年輕,且背負著各個家庭的經濟支柱,最後媽媽堅持要由自己來捐腎救女。

器官移植是末期腎臟病的救星

成功摘取腎臟後,由童綜合醫院移植外科黃鐘銘主任植入胡女右下腹,並將植體腎臟的動脈及靜脈吻合體內的血管,再把輸尿管連接至膀胱,受贈者原先的兩顆則完整保留。

黃鐘銘主任表示,器官移植是目前末期腎臟病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但等到大愛器官移植的機會不高,主因是腎臟移植的來源不足,目前台灣器官捐贈制度為開放配偶及五親等內親屬配對移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2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常見暖冬現象,民眾冬日裡時有「朝穿皮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的感覺。醫師提醒,高血壓患者遇到寒冬都懂得留意保暖,也會主動詢問是否需加藥及調整用藥,但往往會忽略暖冬溫差過大或突如其來的氣溫下降,尤其中老年患者對溫差的適應力及對血壓的調控能力差,血壓容易波動,很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39歲的潘其鈞是科技大廠工程師,並育有2名可愛的女兒,原本是人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但7年前,不菸、不酒、不吃檳榔的他,竟確診鼻咽癌二期,經過治療又復發,醫師宣告5年存活率不到3成。不菸不酒 竟罹鼻咽癌「怎麼會是我?」潘其鈞說,得知罹癌當下,讓他十分受挫,害怕無法陪伴女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天氣逐漸轉冷,大多數人只會注意心血管及腦中風問題,但下肢動脈阻塞,也就是腳中風,卻是常見但易被忽略的疾病。蘇珉一醫師說明,老菸槍、肥胖、老年、缺乏運動、高血壓、糖尿病、或是洗腎病患是高風險族群。一腳較冰冷、傷口久未癒 是腳中風前兆台東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蘇珉一表示,台東因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 舉杯喝水在常人眼中是再正常不過的動作之一,但對於腦中風患者來說,卻相當困難。有一名年長女性被家人發現越來越不愛喝水,甚至連杯子都舉不起來,相當異常,帶其就診後,才知道她罹患腦中風。缺血時間久 腦細胞壞死率高收治這名年長女性的羅東博愛醫院放射診斷科醫師薛懷正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