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個人都有25%腦中風機會 跟著營養師阻止血管硬化

每個人都有25 腦中風機會 跟著營養師阻止血管硬化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血管硬化與高血壓都是腦中風高風險因子,世界中風組織(WSO)統計,全球死因腦中風排位第2名,每個人的一生中有4分之1機會發生腦中風,專業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在血管真正硬化前,可以靠著飲食習慣扭轉血管健康,或減緩持續惡化,使用植物性好油、吃低脂蛋白質來源、攝取水溶性纖維等都是關鍵。


每個人都有25 腦中風機會 跟著營養師阻止血管硬化

▲藉由飲食控制選擇對血管健康比較有幫助的食物,就能減少膽固醇影響。(圖片來源/ingimage)


80%膽固醇身體生產 20%可靠飲食控制降低


高敏敏表示,身體膽固醇約70%至80%都是身體製造,遺傳占了絕大因素,其他20%至30%是經由飲食到體內,所謂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容易在血管內堆積,也會增加血管慢性發炎風險,但藉由飲食控制選擇對血管健康比較有幫助的食物,就能減少膽固醇影響,在尚未發生硬化下,血管有機會漸漸恢復健康。


每個人都有25 腦中風機會 跟著營養師阻止血管硬化

▲大豆卵磷脂可以降低壞膽固醇與總膽固醇,以黃豆替代肉類好處非常多。(圖片來源/ingimage)


減少動物油多用植物堅果油 豆腐豆漿補充蛋白質


高敏敏提醒,攝取油脂與膽固醇有很大關係,動物油多是飽和脂肪酸,與壞膽固醇關連非常大,很容易增加血管慢性發炎機會外,也會堆積在血管壁,烹調菜餚時最好使用植物油,橄欖油、亞麻仁油、堅果類油脂等,都可以幫助減少血液壞膽固醇,降低誘發血管傷害風險。


有關蛋白質來源高敏敏也說,肉類經常是平時蛋白質來源,但紅肉(牛、豬、羊等),所含油脂都是飽和脂肪,吸收到身體內容易轉變成壞膽固醇,導致血管硬化風險上升,反觀黃豆(大豆)蛋白質含量高外,也沒有動物油脂,特別是大豆卵磷脂還可以降低壞膽固醇與總膽固醇,以黃豆替代肉類好處非常多。


每個人都有25 腦中風機會 跟著營養師阻止血管硬化

▲維持血管健康水溶性膳食纖維也非常重要,菇類、水藻類、蘋果等,水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都很高。(圖片來源/ingimage)


菇類、水藻、水果富涵水溶性膳食纖維 包覆油脂排出體外


高敏敏指出,維持血管健康水溶性膳食纖維也非常重要,水溶性膳食纖維不會被人體吸收外,也會包覆油脂隨著糞便排出,加上水溶性纖維膳食纖維也會和膽汁混合,加快肝臟代謝肝臟膽固醇,對維持血液膽固醇穩定好處相當大,因此想要維持血管健康,多吃水溶性膳食纖維食物幫助非常好。


高敏敏補充,菇類、水藻類、蘋果等,水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都很高,如果平時很少吃綠色蔬菜,菇類就是很好選擇,海帶與海菜也是蔬菜,平時多吃一些對身體也會有好處,含水量高的瓜類,例如大黃瓜,除了豐富膳食纖維,水分也非常充足,可以多吃協助維持身體健康。


每個人都有25 腦中風機會 跟著營養師阻止血管硬化

▲深海魚油富含EPA與DHA,可以減緩血管慢性發炎,也降阻止血管硬化風險。(圖片來源/ingimage)


深海魚油降低血管慢性發炎與硬化風險 得舒飲食控制血壓


同時高敏敏也提到,深海魚有助於降低血管慢性發炎,減少血管硬化風險;高敏敏解釋,血管如果有膽固醇堆積或氧化物刺激,容易慢性發炎,等於血管不斷出現小傷口,身體要不斷修補,時間一久血管就慢慢硬化,深海魚油富含EPA與DHA,可以減緩血管慢性發炎,也降阻止血管硬化風險。


高敏敏特別說,綜合上述,得舒飲食就是很好的方法,希望民眾提高堅果與植物油攝取量,取代動物油脂,攝取低脂蛋白質來源,例如黃豆或魚肉,加上多吃蔬菜水果,研究發現長期執行,血管收縮壓可以降低10以上,舒張壓則降低5以上。


每個人都有25 腦中風機會 跟著營養師阻止血管硬化

▲常吃白麵、白米飯、白糖,很有可能會不知不覺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圖片來源/ingimage)


白麵、白米飯、白糖不知不覺累積脂肪 小心酒精讓血管「卡油」

 

另一方面高敏敏也說明,平時常見飲食習慣,必須特別小心,因為很有可能會不知不覺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例如常吃白麵、白米飯、白糖,都是精緻澱粉,很快就會被分解轉化成血糖,身體為了加快血糖吸收,會大量分泌胰島素,讓血糖趕快進入細胞,如果不能及時消耗,就會增加脂肪的堆積。


高敏敏也提醒,鈉會增加血管收縮,很容易導致血壓上升;此外,酒精就是液體麵包,1c.c.熱量就有7大卡,代謝過程中也會讓血管有「卡油」機會,身體脂肪也會囤積過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減少鈉攝取量,酒精也不要攝取過多。


每個人都有25 腦中風機會 跟著營養師阻止血管硬化

▲多吃含鉀食物,可以幫助血管放鬆,同時排出鈉,香蕉則是水果中不錯的選擇。(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多吃含鉀食物協助排鈉 西瓜、冬瓜、大黃瓜都不錯


最後,高敏敏補充,多吃含鉀食物,可以幫助血管放鬆,同時排出鈉,增加鉀攝取還可以消除水腫,如果吃到重口味餐點如滷肉飯,那鈉含量高外,白飯也是精緻澱粉,多吃西瓜、冬瓜、大黃瓜等蔬果,因鉀含量豐富,可以協助鈉排出體外,香蕉則是水果中不錯的選擇,不僅富含鈉鉀,半根香蕉等於也補充半份水果。


更多NOW健康報導
▸「鬼門開」易鬼壓床? 睡眠麻痺、腿不寧症候群是主因
▸中午帶毛小孩散步小心中暑 過度喘氣癱軟休克恐須CPR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來源:醫美時尚​No.136)文/宋正宇醫師;整理/K正面自己照鏡子,比較不易察覺「輪廓線」,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臉頰皮膚鬆弛而漸漸消失⋯別人從斜側面45度或正側面90度看我們,可輕易看出我們已走山的「輪廓線」,甚至下巴下緣與頸部都相連,看起來非常老態。對女性朋友尤其重要,因柔順俐落又明顯的『輪廓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家長們都希望小孩有個漂亮的頭形,因此會去特別注意小孩睡姿。ㄧ名今年3歲的羅小弟,從出生後就被媽媽發現頭形怪怪的,額頭及頭頂很凸,兩側較扁,前後徑很長,所以ㄧ直都以頭髮來修飾頭形。直到羅小弟去年因某次感冒被帶到診所就診,才有醫師發現他頭型異常,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羅小弟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青春痘長在臉上見怪不怪,但若是出現在腋下、臀部或是乳房,也冒出比青春痘,甚至有更嚴重的大膿包,當心可能是化膿性汗腺炎!痘痘疼痛、流膿、長期反覆發作 當心是化膿性汗腺炎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廖澤源表示,化膿性汗腺炎輕微者,外觀猶如痘痘,嚴重恐形成膿瘍,加上反覆發炎有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提升兒科急診醫療品質及資源整合,新竹馬偕醫院院長蘇聰賢宣布,自今年九月起,全時段提供兒科急診醫療服務,讓家長們有安心信賴的後援。蘇聰賢院長表示,新竹馬偕配合市府夜間兒科急診輪值,期間新竹馬偕雖已是負責輪值天數最多之醫療機構,但卻一直以能「提供全時段兒科醫療」為努力目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