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十人就有一人慢性腎病 5成以上輕忽三高控制

每十人就有一人慢性腎病 5成以上輕忽三高控制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67歲的黃大哥,年輕時經常應酬、熬夜,生活習慣極差,漸漸地開始感到腰部酸痛、容易疲倦、甚至四肢開始水腫,就醫後發現腎功能竟然已衰退,罹患了腎臟病。他憂鬱、失眠,接著便開始接受洗腎,而後移植腎臟。黃大哥非常感謝自己能夠重獲新生,他現在生活規律,也提醒所有的年輕人,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

每十人就有1人慢性腎臟病 超過8萬人正在洗腎

適逢3月11日世界腎臟病日,今年主題為「積極面對腎臟病,復康豐富人生(Living Well with Kidney Disease)」,強調勿忽視三高對腎臟疾病之影響,鼓勵病人與家屬應參與專業團隊衛教照護指導,提升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以增進健康生活品質。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不僅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因,也是慢性腎臟病的併發症,有三高的民眾一定要依照醫師指示用藥、妥善治療,避免走上洗腎之路。

國健署代理署長賈淑麗表示,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人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疾病,發展至後期需要洗腎,目前全台約有8萬多人正在接受透析治療,108年健保門診透析治療花費已達533億元,約占健保總預算6.9%。

慢性腎臟病患 一半以上不注意三高控制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有5成以上(56.0%)的慢性腎臟病人沒有注意量血壓,5成以上(51.0%)沒有注意測血糖,6成以上(64.7%)沒有注意測量膽固醇。此外,在規則服藥控制三高患者,除糖尿病病人有9成以上規律服藥外,在高血壓與高血脂的按醫囑用藥部份僅占5-7成,且更令人憂心的是,越年輕的慢性腎臟病人越不注意測量三高及規律用藥重要性。

心腎症候群 三高與慢性病的惡性循環

65歲以上、三高、有家族史、肥胖、抽菸者,都為腎臟病的高危險群,身為台灣腎臟醫學會的常務理事,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醫師表示,已有許多研究顯示,心血管疾病候選人的三高患者容易有腎臟病,腎臟功能差者血壓、血糖、血脂也容易控制不良,互相惡性循環,因此一定要將危險因子控制住,配合醫師用藥,避免心腎症候群。

同時腎臟功能異常的患者也不應擅自用藥,尤其是成藥、中藥、保健品,若需服用前應與醫師充分討論。吳麥斯醫師也強調,年輕患者因沒有急迫的危脅,非常容易輕忽,若未妥善控制,出現蛋白尿,5年內需要洗腎的機率很高。

善用成人健檢 及早發現三高及慢性腎臟病

國際腎臟醫學會(ISN)與國際腎臟基金會共同提出腎臟保健的八項黃金守則:就是三高控制、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多喝水、不抽菸及定期檢查腎功能。國健署提醒,可多利用由健康署免費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40歲以上未滿65歲之民眾,每3年提供1次,65歲以上則可每年提供1次),及早發現自己三高及慢性腎臟病的問題,以能及早介入與控制。

【延伸閱讀】

別再做了! 這些行為很傷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翻來覆去,就是睡不好,很難入眠!」疫情期間,許多人宅在家裡,缺乏運動,如工作不順,收入不穩定,壓力沉重,就容易失眠。台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煒達表示,這2、3個月來,失眠患者明顯增加,長期下來,恐身心俱疲。 陳煒達解釋,從中醫觀點來看,遇到壓力時,容易導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趕快給我呼吸器!」、「我需要新血管支架!」奧運羽球女單金牌大戰時,許多人在臉書貼文自嘲求救,因為緊張到快不能呼吸,但這可不是玩笑話,國外就有研究發現,世界盃足球賽期,德國民眾心臟病發作風險竟比平常高出2.66倍。 該研究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研究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單株抗體藥物對於治療新冠患者有一定成效!台大醫院高嘉宏副院長、教學部盛望徽主任、內科部劉旺達醫師共同分享臺大醫院抗SARS CoV-2治療的新進展單株抗體應用於臨床COVID治療之經驗,根據臨床數據,證實單株抗體對於武漢肺炎輕症及中度症狀患者有良好療效,黃金治療期是在發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東京奧運開始至今,各國運動好手在運動場上的表現無不受到網友熱議,而隨著賽事如火如荼地展開,全台觀眾除了準時守候在螢幕前為中華隊加油外,外國選手在場內場外的行為表現也都受到高度關注。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奧運期間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