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只要10分鐘,一個月後你會感覺膝蓋年輕10歲!!我爸試了之後說真的有感覺!!

我們知道膝蓋是我身體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擁有一個健全的完好的膝蓋我們才能夠讓自己活的更加的年輕,在平時的生活中才能夠步伐更加的強勁有力。

每天只要10分鐘,一個月後你會感覺膝蓋年輕10歲 我爸試了之後說真的有感覺

這個動作就是靠著牆靜蹲,它對於養護膝蓋的關節以及膝蓋周圍的肌肉、韌帶等等的損傷都是有很好的康復治療的作用的。

每天只要10分鐘,一個月後你會感覺膝蓋年輕10歲 我爸試了之後說真的有感覺

 你只需靠牆半蹲保持這個動作就可以,堅持,堅持,再堅持。每天練習10-20分鐘,可以分多次完成。

每天只要10分鐘,一個月後你會感覺膝蓋年輕10歲 我爸試了之後說真的有感覺

 每天只要10分鐘,一個月後你會感覺膝蓋年輕10歲 我爸試了之後說真的有感覺

一個星期之後,你會感覺膝蓋年輕了10歲!

 每天只要10分鐘,一個月後你會感覺膝蓋年輕10歲 我爸試了之後說真的有感覺

教你如何拯救膝蓋危機

要不是連日陰雨,你可能根本想不起自己還有膝蓋,偶爾的酸疼和久坐後突然起立時發出的咯吱聲提醒你,它們也值得重視一下。人體有很多成雙的部位,相比雙腎、雙肺,膝蓋實在太微不足道了,可它們卻是不可複制,而且是無法移植的。

如果不是運動員,膝傷這個問題可能要到50歲以後才能感覺得到,但由於人類的平均體重在近年內增長快速,首當其衝,膝蓋開始感覺到了不可承受之重,於是這個問題的出現提早到了40歲、甚至30歲,如果你平時多多運動的話,更需要關注了……在美國,每年有高達900多萬人去骨科就診,其中大部分都是出於膝蓋的不適。但不用擔心,如果能稍加註意的話,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用去醫院。 

膝蓋的天敵

在自然狀況下,膝蓋受年齡以及化學物質和肌肉的使用影響,我們需要通過飲食以及站姿和適當的活動讓自己保持活力。為了避免自己受傷,我們還可以針對性的進行聯繫,不過在這之前確有3個天敵,一直在我們的生活中損害著我們的膝蓋。

1.年齡

早在青少年時期,關節軟骨就開始退化,骨關節炎開始趁機蠢蠢欲動。隨著年齡增長,血液循環及肌肉變弱,關節部位因潤滑液分泌減少而變乾,軟組織的彈性減弱,更易受到拉傷的威脅,同時軟骨變得易砰易剝落;半月板也開始退化並缺乏重建的能力,這個問題因體重增加而惡化。

2.生理構造

曲腿、平足、下墜的腳踝、內八字,這些天生因素加上經常受傷,都會造成膝蓋背離生長軌道。要知道從足到臀的聯動是高度獨立的,如果某一部位偏離“軌道”,整個系統便會失靈。

3.肌肉使用

某項運動或練習過多會造成肌肉組織比例不協調。例如自行車運動員的大腿前側肌就不同尋常地發達。一些運動對膝蓋有高震動性,比如跑步和大多數球類運動,如果不結合進行低震動性運動如游泳和自行車的話,會增加膝蓋受傷的可能生。

怎麼給膝蓋營養

關節與身體其他部位一樣,需要足夠的蔬菜和水果。每天至少吃5道蔬菜和水果,這是獲得微量營養素——維生素與礦物質的唯一方法,從其他食物中無法獲得。身體需要鈣、鋅、維生素C來癒合,多種維生素片也許有效,但沒有比新鮮食物更好的來源。精製油也對關節有助,每週在食譜中加幾次深海魚(或Ω-3替代品)、橄欖油、鱷梨及杏仁會有顯著幫助。

注意體態

不管從事靜態還是動態運動,保持良好的體態至關重要,跑步者應盡量減少手臂、肩腭及上身向兩側的運動。騎自行車者應保持坐姿使蹬踏保持圓形,先調整好動作再加檔。滑雪者無論上坡還是下坡時,肩膀都須持平。

緊張的肌肉容易受傷,這對關節不利。瑜伽、普拉提及運動前的常規熱身有助於保持肌肉靈活,對辦公室伏案者來說更是如此。

via

小提醒:每個人膝蓋狀況不同,改善狀況也不同,如果真的沒有效果或是已經嚴重到無法做這個動作時,還是要尋求醫生的協助喔!!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人類愈活愈長命,國人平均壽命約7、80歲,許多退化問題也愈來愈多;青光眼藥之父邱春億指出,3大眼疾是引起眼盲的主因,包括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建議年過50歲就應定期檢查。 糖尿病恐致失明 青光眼藥之父、德州農工大學教授邱春億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

閱讀詳情 »

(圖文皆轉自圈圈網) 提起癌症,很多人的臉上都會閃過一絲恐懼的神色,因為癌症早期根本毫無疼痛,甚至在臨床上也沒有什麼具體的表現,但是一旦檢查出癌症,往往已經步入中晚期, 此時再想治癒難度太大了,而且治療過程也非常痛苦,所以癌症才會讓很多人都非常擔憂恐懼。其實當發現自己突然愛吃一樣食物時,那可真得注...

閱讀詳情 »

雞蛋、蜂蜜、醋這些都是家中常備食物,我們知道雞蛋是人類最好的營養來源之一,蜂蜜是天然的滋養食品,米醋又是眾多家庭調味料中營養價值較高的一種。然而你知道嗎,當這三個高營養的食物搭配到一起,竟然有更加神奇的效用。它就是——醋蛋液。 醋蛋液,是民間流傳已久的一塊寶。東漢末年醫聖張仲...

閱讀詳情 »

   春暖花開、穀雨將至,季節開始轉換,民眾除了開始整理家中換季衣物、寢具,也要小心冬眠已久的口腔健康問題找上門。臺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芳鄰牙醫診所黃耀慧醫師指出,季節變換時,民眾較常注意到傳染性疾病,口腔健康問題雖然不像傳染性疾病一樣影響顯著,但一不小心可能就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