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腹瀉二十次 蹲廁所彷彿蹲苦牢原來是這病!

每天腹瀉二十次 蹲廁所彷彿蹲苦牢原來是這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般人拉肚子,第一反應都是趕緊服用止瀉藥,只求緩解症狀,但造成腹瀉的病因有很多,如果沒有搞清楚就胡亂吞下止瀉藥,不但病狀沒有得到控制,反倒可能加重病情。有30歲的黃先生,長期以來就有腹瀉的問題,以為只是壓力大,吃吃止瀉藥控制就沒事,但沒想到病情更加嚴重,已連續狂瀉好幾週,一天跑廁所的次數高達二十次,連跟女朋友度假出去玩,也只能待在飯店蹲在廁所前。就診後才發現罹患潰瘍性結腸炎。黃先生回憶:「那時真的苦不堪言,每天彷彿就像在廁所坐牢一般,就連吃東西時也都戰戰兢兢,害怕因為進食又會跑廁所,索性禁食。」

不正「腸」! 持續四週以上有症狀恐為潰瘍性結腸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蔡元耀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初期的症狀為腹瀉、腹痛,多數患者常會誤以為是壓力大引起的大腸激躁症,普遍會自行服用健胃整腸藥抑制症狀,但要注意的是,若是長達四週以上都有上述症狀,且就算吃胃腸藥也好不了,就要提高警覺,建議找醫師鑑別診斷,確定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

小心腸狹窄併發症 這些共病要注意

蔡元耀醫師進一步解釋,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發炎性腸道疾病,一旦得到此病則需長期定期追蹤治療,否則可能會因為延誤或中斷治療,而發生嚴重併發症如腸狹窄,需要手術切除嚴重發炎的腸道,並且需要透過其他藥物持續治療。而這類自體免疫疾病,有一部份的人除了會有腸道症狀外,亦常會合併其它器官的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眼睛發炎、皮膚紅斑及關節炎等共病發生。

「腸」期抗戰! 持續治療勿自行停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柯道維醫師表示,目前潰瘍性結腸炎治療方式有許多藥物可供選擇,除了抗發炎製劑(5-ASA)、類固醇、免疫調節劑外,也有生物製劑可選擇。根據研究證實,正確適時的配合使用生物製劑能夠使腸道的潰瘍癒合,減少腸道發炎之症狀,降低後續併發症及大腸癌的發生,更能同時兼顧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合併產生的腸道外共病症狀。醫師更呼籲患者,除了及早正確診斷給予治療外,最重要的是持續治療並配合醫師的檢查追蹤,勿自行停藥,才能維持疾病穩定。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8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九十五歲的老翁,因腹部異常腫大就醫,經檢查後,發現腹部有一顆主動脈瘤,隨時可能因破裂出血而喪命,但因年齡過大,無法承受傳統手術開刀前的全身麻醉,改為施以安全性更高僅需局部麻醉,且止血時間僅需三分鐘的新型主動脈微創手術,才讓老翁撿回一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安南醫院心臟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以中醫觀點來說,當五臟六腑的機能出現問題,皮膚便容易發炎、過度增生,輕則出現小紅斑、脫皮,嚴重則漫延全身、關節、指甲處。中醫師指出,一般人常認為乾癬難以治癒,其實只要將毒素從體內代謝,乾癬是可以根治的疾病。一名6歲的林小朋友,3年前身體陸續冒出零...

閱讀詳情 »

如果你想要減肥,你大概會聽過「消水腫」這種方法,消水腫既簡單又有效,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少掉好幾磅,讓不少人躍躍欲試。但究竟「水腫」是什麼,又是怎樣的「消」法?為了減重而「消腫」,對健康有什麼不良影響嗎? 水腫(Edema)又稱浮腫,是指人體皮下空腔因體液異常堆積所產生的腫大症狀, 原因有可能是體質性...

閱讀詳情 »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挖鼻孔,通常是被認為非常不雅觀的事情、而且也被認為是一種不衛生不安全的行為。   然而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的斯科特納珀教授在一份最近的研究中,證明了,挖鼻孔其實對身體是有益的! 這項以數千人為研究對象的研究顯示,鼻子內含有多種感受器,所以當人們用手指按摩鼻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