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14人死於大腸癌 平均少活13年

每天14人死於大腸癌 平均少活13年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最新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顯示,大腸癌名列第3名,去年共有5265人死亡,平均每天14人死於大腸癌,每位罹患大腸癌的患者平均少活13.2年,死亡率占所有癌症的22.6%。專家指出,發生大腸癌的主因,與國人狩獵型飲食偏好有密切相關,建議多吃蔬果、少肉食,並養成規律運動、每天排便的好習慣。

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蔡英傑指出,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1萬4千人罹患大腸癌,主因與國人多外食、喜愛油炸、燒烤、高油脂,以及多肉少蔬果的狩獵型飲食偏好有關,會造成腸道內的壞菌多於好菌,就容易罹患大腸癌。

蔡英傑表示,日前曾針對國人腸道內的好壞菌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指標性的壞菌,如腸桿菌、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等比例偏高;而指標性的好菌,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的比例則偏低。壞菌容易破壞腸道表皮層的完整性,引發發炎反應,久而久之就會增加罹癌風險。

上班族外食比例高,須特別注意。蔡英傑強調,上班族在高壓、長工時的工作環境下,飲食時間容易不固定,導致外食機會增多,若3至5天才排便一次或時常拉肚子須特別留意。飲食型態應盡量少吃油炸、燒烤類的食物,以及肉類,多吃蔬菜、水果,或喝優酪乳補充腸道內的好菌,並養成規律運動,以及天天排便的生活習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68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2021年醫療科技展將於週四(2日)盛大展開,亞東紀念醫院今年再度攜手遠東集團的遠傳電信共同進行展覽,提出更多科技方案協助醫療。本次展出亮點包括「5G救護車」:利用5G網路穩定、快速、低延遲的特性,達成多方即時遠距會診,讓遠端醫師可以進行精準指導,並整合智慧眼鏡呈現第一視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妳曾觀察過自己的私密處構造嗎?妳知道女性陰唇外觀其實大有不同嗎?近年來,越來越多女性會透過從鏡子中觀察、描繪自己的私密處,進而更了解自己私密構造的風潮,過程中也許會因固有的文化習慣而感到羞赧,但如果能細細體察與感受,其實就有機會對自己的身體更加了解,提昇自信由外在美到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知道自己的肝癌風險指數有多少嗎?肝臟是沈默的器官,等到發現腫瘤通常都已經是晚期,而看似沒有症狀的B型肝炎、C型肝炎,其實就是造成死亡國病的最大元兇。肝癌危險指數大揭秘!B肝比C肝更危險!花蓮門諾醫院胃腸內科主任鄭穆良醫師說,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而B肝、C肝就是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乳癌病理報告的複雜與困難度極高,不僅讓常病友手足無措、挫折感大增,若罹患的是「三陰性乳癌」,為高惡性,具高死亡率、高復發率,常被認為確診等於宣判死亡,但現今「免疫療法」可透過精準抑制癌細胞特定抗原,喚醒自身免疫力消滅癌細胞,有效提升整體存活期從13-18個月至超過兩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