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比吸煙還可怕的慢性自殺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

健康的生活是每個人所追求的,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你才會有健康的生活,有了健康的生活你才會有健康的身體,可是現在很多壞的生活習慣都會給人帶來疾病,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一些壞習慣可能會讓自己慢性自殺。

比吸煙還可怕的慢性自殺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
呼吸:胸式呼吸。每人每天呼吸大約一萬七千次,但大部分人習慣胸式呼吸,這是一種比較淺的呼吸方式。事實上,腹式深呼吸才是最好的方式,它有助於減輕身心壓力、降低血壓、增強耐力、緩解疲勞。鍛煉腹式呼吸,可以將手搭在胸部和腹部,吸氣時胸部盡量保持不動,腹部鼓起,吐氣時,收縮腹部將氣吐盡。

比吸煙還可怕的慢性自殺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


洗澡:時間過久。如果你習慣每週洗好幾次頭髮,頭上的皮脂很容易流失掉,頭皮就會分泌出更多皮脂來保持油脂平衡,使得頭髮越來越油。另外,洗澡的時間也不能太長,否則會導致頭暈、皮膚變乾,冬季應保持每次洗澡在10分鐘以​​內。

比吸煙還可怕的慢性自殺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
鍛煉:過度熱身。運動前過度的熱身會導致肌肉力量變弱,不僅效果會適得其反,也沒法減輕運動後的酸痛感。熱身活動一般在5分鐘左右,冬季比較寒冷的情況下,最好適當延長10~15分鐘。

比吸煙還可怕的慢性自殺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
吃飯:速度太快。吃得太快會影響消化功能,造成胃痛胃脹,還會導致攝入更多食物,使患肥胖症的機率提高。每頓飯至少應該在15分鐘以上。

比吸煙還可怕的慢性自殺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
上廁所:坐著排便。應該用蹲廁的方式來代替坐廁,或是將身體前屈來達到蹲廁的效果。另外,強烈建議上完廁所後把蓋子蓋上,否則沖廁所的時候糞便微粒會飄散到空氣中。

比吸煙還可怕的慢性自殺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
洗手:沖洗不淨。只有5%的美國人洗手方法正確。正確洗手法應該遵循“塗抹肥皂到位、大力搓、用水沖洗20秒鐘以上”的原則。另外,使用烘手器的效果遠遠沒有擦手紙好,因為烘手器需要45秒才能使雙手乾燥,而紙只需15秒。

比吸煙還可怕的慢性自殺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
洗衣服:機洗內衣。如果你用洗衣機洗內衣,那洗衣機內可能佈滿了大腸桿菌和糞便殘留物,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建議內衣單獨用手洗。此外,一次性洗太多件也容易洗不干淨。

比吸煙還可怕的慢性自殺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
倒垃圾:不垃圾分類。這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甚至會造成環境污染,危害健康。其實,50%的垃圾都是可回收材料,扔之前最好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廚餘垃圾三大類分好。

比吸煙還可怕的慢性自殺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
睡覺:睡前玩手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睡前玩電子產品導致質量差,會導致記憶力、學習能力、創造力、生產力和情緒穩定性都受到極大的挑戰。可以通過鍛煉身體、睡前不用手機等方式提高睡眠質量。

比吸煙還可怕的慢性自殺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
剃鬚:早上刮鬍子。許多人習慣早起後刮鬍子,事實上,晚上才是最佳時間,因為刮完後皮膚會特別敏感,應盡量避免外界刺激。其次,在刮毛前必須用乳液或熱敷等方式來處理,防止刮傷。

比吸煙還可怕的慢性自殺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
刷牙:飯後馬上刷。經常刷牙固然對牙齒有益,但在剛吃完飯或喝酸性飲料後立刻刷牙,只會讓酸性物質深入你的牙釉質。可以等30分鐘,或簡單地用水漱口。另外,每次刷牙以2分鐘為宜,用軟毛牙刷刷;不要太用力。

比吸煙還可怕的慢性自殺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
坐姿:蹺二郎腿。久坐會縮短壽命,大大增加患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若坐姿不正確,如蹺二郎腿、駝背,等於雪上加霜。正確的坐姿為兩腳舒服地平放在地面上,上身挺直,電腦顯示器離眼睛至少一臂遠。

比吸煙還可怕的慢性自殺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
以上的生活習慣是不是你常常做的呢?這些都是不好的生活習慣,都應該盡量改掉,這樣你才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讓自己遠離疾病。

比吸煙還可怕的慢性自殺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via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AZ疫苗開打,又見疑似嚴重不良反應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9)日公布,國內又多一起其他疑似嚴重不良反應事件通報,該名20多歲男子是在接種後出現連續性發燒、頭痛。而AZ疫苗陸續開放不同對象接種,下一波「自費接種」最快將在一周內宣布放行,若按慣例,研...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近日台、日桌球界CP江宏傑、福原愛夫婦婚變新聞報導得沸沸揚揚,讓大眾困惑的是,兩人夢幻童話故事般的異國婚姻,各種曬恩愛行為,好像突然一夕之間成為幻影,戳破大眾的粉紅泡泡。然而婚姻關係的好壞,並不能從外在的親密行為、社群軟體的照片po文來衡量,同時婚姻關係是不斷變動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繼健保費率調漲之後,衛福部長陳時中已宣布還要再調漲藥品、檢驗等部分負擔,將由第五屆新任健保會委員來拍板,不過新任委員名單由原訂3月延至今(9)日才正式公布,原因也曝光,原來為了回應外界「萬年委員」的批評,在陳時中圈選下,新任委員有接近一半全是新人,4月30日將召開第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再多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自義大利(案1052)、菲律賓(案1053、1054)及英國(案1055)入境。其中本國籍50多歲女性曾在義大利確診,去年底返台後已超過3個月,日前因持續發燒,到醫院就醫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