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氣溫愈低愈危險! 每6.6分鐘1人中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日日夜溫差大,三高疾病患者、老年人嚴防中風!據統計,國內每6.6分鐘就有1人罹患中風,去年8萬名中風患者,台北市就有1186名死亡。醫師指出,天冷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患者增加心血管負擔,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三高疾病患者、老年人特別要注意。

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秘書長尹居浩表示,國內民眾中風類型以缺血性中風最多,占7成,其他原因如腦出血、暫時性腦缺血、蜘蛛膜下腔出血,各占1成。根據國外最新研究指出,心房顫動患者在秋冬時節較易發生急性缺血性中風,心房顫動患者約有3分之1會出現中風,比一般人高出5倍的中風風險、2倍死亡風險。

尹居浩強調,若能於急性缺血性中風發生後,3小時內給予血栓溶解劑靜脈注射治療,將可有效減少中風導致殘障健康。

「氣溫愈低、溫差愈大,腦出血較容易發生!」尹居浩指出,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年紀愈大愈容易發生中風,65歲中風機率是40歲的2倍,75歲增加為4倍,85歲則高達8倍,其中男性中風機率又高於女性。

台北市衛生局提供預防中風健康6秘訣,包括每周運動150分鐘;維持正常體重成人標準BMI指數為18.5至23.9;天天五蔬果,低脂少油;不熬夜、不抽菸、不過量飲酒;維持理想血壓120/80mmHg以下;年滿40歲至65歲每3年1次健康檢查,65歲以上每年1次。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71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瑞瑞是家中長孫,到了3歲還不太會說話,阿公阿嬤覺得只是「大隻雞晚啼」。在鄰居建議下,瑞瑞進入幼兒園就讀,但一段時間後,幼兒園老師發現瑞瑞和老師少有眼神接觸,和同學也少有互動,大多時間只是趴在地上看著玩具車的車輪轉動。老師考量瑞瑞的語言及社交發展較同齡孩子來得慢,建議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從小貧苦的陳姓婦人,15歲時因高燒導致左耳失聰,當發現一邊耳朵聽不見時,因害怕父母親擔憂醫療費用,於是默默隱忍病痛。直到長大後結婚生子,原以為人生從此順遂,不料去年右耳開始聽不見,兒子陪著她四處奔波求醫,終於在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協助下,成功植入人工電子耳,婦人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許多民眾習慣於過年期間買整套冷凍年菜,主要都是大魚大肉,纖維質攝取不足,加上手藝菜做法繁複,往往因而攝取了高油、高鹽與高熱量,加上活動量不足,不少人在過年後,開始有腸胃道症狀上身,其中之一就是便秘,然而民眾以為只要多吃蔬果就可以解決便秘,殊不知吃錯方法,反而讓便秘更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位長期月經不規則的33歲女性,與先生努力了三年一直都沒能懷孕,經荷爾蒙檢測、超音波及輸卵管攝影發現罹患多囊性卵巢,且兩側輸卵管阻塞。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謝昌興表示,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將骨盆腔沾黏的部分分離、打通輸卵管後,並在卵巢打了多個細小孔後,如同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