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氣溫降1度 心肌梗塞率增2%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氣溫降1度 心肌梗塞率增2

鋒面過境又要冷颼颼,氣溫溜滑梯,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當心!告別暖洋洋的好天氣,昨日入夜後受鋒面通過及大陸冷氣團南下影響,氣溫明顯有下降趨勢,各地可能出現攝氏13度的低溫,氣象局也預計至少會冷5天。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氣溫每低1℃,未來一個月內會增加2%罹患心肌梗塞的機會,以溫度降低前14天危險性最高。

日夜溫差大 務必做好保暖措施

日夜溫差大,冬衣先別收!國民健康署表示,溫度降低或溫差過大時,血管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依據英國研究發現,氣溫每低1℃未來2週及1個月內罹患心肌梗塞的機會分別增加1.5%及2%。

「春天後母面」春季氣溫變化大,尤其要注意日夜溫差大,特別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特別要在冷氣團來襲的時候適度增減衣服,外出要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等,務必做好保暖措施,防止因低溫及溫差過大促發心血管疾病發生。

外出運動 注意氣溫變化

心血管高風險族群最好等早上8-9點以後再出門,晚餐後應至少隔1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再運動。外出時除了穿著保暖衣物外,更要注意頭頸部保暖。另外,健康署提醒民眾,有部分病人是無痛性的心肌缺氧,常常因無痛性而輕忽了其他表徵,若有冒冷汗、噁心、嘔吐、眩暈、明顯的焦慮不安、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

胸悶、胸痛、呼吸困難 可能就是心臟病

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4年因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高達35,907人,平均每天就有98.4人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民眾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徵兆,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儘速就醫。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統計,80%的人一生中至少會有一次嚴重困擾的背痛,因背痛求診的人數,僅次於感冒。腰部椎間盤突出及脊椎的退化性關節炎是常見的背痛原因且常會進一步造成脊椎神經的壓迫。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麻醉科陳穎增醫師說,一般而言,椎間盤突出輕微的時候也只有下背局部的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整理)電視節目進入低潮,當搞笑的突然顯得平淡,狠毒的腳色正在醞釀下一波狠毒,主角進入平順溫馨劇情時,此時空檔時間,相信不少人便會拿起手機滑滑滑,但這樣一心多用的動作,恐怕會使你腦筋遲鈍,忘東忘西,智商降低!  邊看電視邊滑手機 簡直讓大腦吃毒 根據丹麥哥本哈根...

閱讀詳情 »

你家有人打呼嗎?不妨試試這些偏方 打呼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睡眠現象,打呼不僅嚴重影響著別人的睡眠質量,還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那麼打呼該怎麼治療呢? 治療打呼偏方 1、花椒:花椒有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毒、止癢解腥的功效。取花椒5-10粒,睡前用開水泡一杯水,待水涼後服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春天的腳步悄悄來臨,除了忽冷忽熱的氣候外,梅雨季節所引起的潮濕,也會影響人體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筋骨、關節不舒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趙顗絢醫師表示,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濕冷的天氣可能是造成關節不舒服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以下所列的6大好發族群,在濕冷的天氣更應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