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氣血虛弱恐增小腦萎縮症風險 這些常見症狀你中幾項?

氣血虛弱恐增小腦萎縮症風險 這些常見症狀你中幾項?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你是否經常容易感到疲勞、倦怠無力、體力不佳、呼吸氣短、容易心悸及失眠,或是常被別人說臉色蒼白、黯淡無光澤?只要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症狀,當心有可能是氣血虛弱!依據中醫理論,氣血兩虛是指元氣不足、化源匱乏、氣不生血而導致人體生命活動物質基礎不足,臟腑功能衰退是臨床表現,氣血兩虛的人較容易罹患疾病,包括被西醫判定為無法根治的小腦萎縮症也是其中之一。


氣血虛弱恐增小腦萎縮症風險 這些常見症狀你中幾項?

▲這些氣血虛弱症狀,你中幾項?(圖/NOW健康製作)


中醫採積極治療補足血氣脾腎 改善小腦萎縮氣血兩虛症狀


什麼是小腦萎縮症呢?小腦萎縮症是一種小腦退化的疾病。小腦在人體主要是協調控制肌肉神經運動、反射反應及平衡感,當小腦逐漸萎縮、退化後,就容易出現走路搖擺、容易跌倒、平衡感異常、寫字不順、吞嚥困難等症狀。


西醫認為小腦萎縮症是不治之症,只能延緩惡化卻無法根治,治療上通常會施以維持療法,讓患者服用Q10、維生素B12,或視情況給予多巴胺藥物,再搭配復健運動,僅以延緩惡化的消極治療為主。


然而中醫則認為小腦萎縮症可透過調理體質、補氣補血、補脾和腎,將氣血循環提升後,自然能延緩惡化,甚至有好轉的可能。治療此症有多年經驗的中醫師張賜興指出,小腦萎縮症患者通常會有腸胃功能不佳、腎氣不足、氣血虛弱、脾腎兩虛等身體狀況。所謂「氣」屬陽,「血」屬陰,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故氣虛難以化生血液,而血虛又難以守住氣,兩者相互牽連,補血之前應先補氣,補氣即能生血,且氣足元氣就旺盛,免疫力也會隨之增加。


針灸中藥內外兼治 輕症患者半年可望改善


張賜興以自己曾收治過的患者為例,一位67歲的婦人因罹患橋腦和小腦萎縮症,症狀包含口齒不清、飲食容易嗆到、膀胱無力需人工導尿、平衡感異常,且嚴重到幾乎無法行走,只能坐輪椅或拄著四腳助行器前進幾步,同時還合併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心臟無力、嚴重失眠、容易疲勞、腰痠背痛等症狀,自去(2020)年8月起,該名婦人經由其他小腦萎縮症的病友介紹前來看診,在近5個月的治療後,症狀已改善許多,現在甚至可自行爬10層樓梯。


張賜興進一步說明,中醫治療小腦萎縮症會先以常態性的療程如針灸、推拿、內服中藥做初期治療,若患者的病症較嚴重,像該名婦人起初求診時幾乎已無法行走,便會視復原情況在療程中後期加入外貼膏藥療法,將特製膏藥貼於患者的頸後方,並按摩促進循環,幫助藥性進入體內。通常輕症或中度症狀的患者,治療約半年可明顯改善,較重症的患者則建議持續治療1年以上,將體質和其他症狀做徹底根治。


張賜興最後提醒,平時就應該留意睡眠充足、適度運動促進氣血運行,以及飲食方面忌冰冷食物、發酵麵食和加工食品,多攝取紅色食物如紅棗補血、黑色食物如黑豆補腎。最重要的是用正向積極的心態對抗疾病,並耐心接受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出生不足1500公克腦麻風險增20倍 高危險妊娠應慎防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每到歲末年初,正是朋友相聚,公司尾牙、應酬不斷,喝酒,大魚大肉餐餐必備,高糖高脂零食更是不離手,年後才驚覺體重上升,腰圍胖一圈。營養師提醒,既要享受美食,又想保有輕盈體態,其實是有方法;除了注意食材的選擇之外,也可藉由補充保健營養品,讓你吃得沒負擔。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

閱讀詳情 »

霧霾天我們把那麼多顆粒物都吸到肺裡了,到底吃什麼才能清肺呢?現在就帶你一起看看有哪些清肺的食物,儘量以此增強肺的自我清潔能力。 (圖片擷取自來源) 推薦1:蘿蔔   食物簡介:肺臟的排毒食品。 清肺原理:大腸和肺的關係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程度取決於大腸是否通暢,蘿蔔的功效在於可以幫助大腸排泄...

閱讀詳情 »

防癌霸王——萵筍 又叫萵苣、萵菜、苣筍、香烏筍、千金菜,是夏秋高溫季節主要蔬菜。其口感爽脆,淡綠清香,老少皆宜。萵筍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蔬菜,爽脆可口,營養豐富,其功效更是數不勝數: 1  促進骨骼發育 兒童多吃萵筍對生長發育很有益處,每天吃200克的萵筍葉,即可滿...

閱讀詳情 »

(圖文來源) 北 方冬秋季節,氣候異常乾燥,皮膚水分便會加速蒸發,導致皮幹唇裂、咽喉灼痛。尤其是對於從南方遷居北方的人,因不適應乾旱氣候,情況可能會更嚴重。嘴唇乾 裂的人,往往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常用舌頭去舔它,結果卻往往越舔越乾裂,而越乾裂越難受,就越想去舔它,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最後舔得口唇周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