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水果甜滋滋 糖尿病高風險族群要節制

水果甜滋滋 糖尿病高風險族群要節制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夏天是水果盛產的季節,西瓜、芒果、荔枝、鳳梨、百香果等紛紛出籠,炎炎夏日來盤色彩繽紛、香甜多汁的水果拼盤是不少人的心頭好,總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意猶未盡!但是,糖尿病患與糖尿病高風險族群請注意,現在大部分的水果甜度都過高,若不小心攝取過量,容易造成血糖上升問題。

水果甜度高  潛藏血糖危機

其實糖尿病患與高風險族群,在面對甜度較高的水果還是可以攝取的,但關鍵在於『量』。余朱青營養師說,正常人一次水果攝取份量以不超過二個拳頭大為基準,而糖尿病患與高風險族群則以不超過一個拳頭大為基準,在水果選擇中,可選擇芭樂、大番茄等甜度較低的水果。

另外,營養師也提醒,熱量高、吸收率快的單醣類食品,如:果汁、水果、奶茶等,因為容易造成胰島素大量分泌,使血糖急速下降,易使血糖不穩定,所以建議盡量避免攝取。

科學實證秋葵輔助控糖  腸胃機能弱者喝秋葵水替代

近年來國際醫學研究報告中,有提到適量秋葵有助於降低飯後血糖,營養師指出,通常在咀嚼秋葵時會有黏滑的感覺,這種黏滑的成分是由黏多醣、果膠及水溶性膳食纖維構成。水溶性纖維可以抑制糖類吸收,有助減緩血糖上升,還能提高蛋白質消化吸收率,並可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祕。

不過,由於秋葵中的粗纖維會刺激腸胃道,營養師也提醒,若是消化機能較弱的人,建議可把秋葵入水喝來替代。目前市面上有沖泡式秋葵水,為忙碌的現代人提供較為便利的飲用方式,提醒民眾在選購上除了產品安全無虞是考量的重點外,製作過程、萃取方式、來源、產品認證也是選購的參考。

飲食、運動双管齊下助控糖

雖然秋葵可以輔助控糖,但光靠秋葵是不夠的,營養師提醒,平常飲食上建議以低油、高纖為原則,而像白土司、洋芋片、罐頭水果、果醬、蜜餞、蛋糕、餅乾、豬油、牛油、奶油、動物內臟、煎炸的油膩食物等,建議盡量不要攝取,平時也應養成固定運動習慣,透過飲食與運動雙管齊下來增加身體新陳代謝,才能有助平衡。(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4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罹患濾泡型淋巴癌不代表已經癌末,若經評估,部分病患仍可採以觀察方式。一名52歲女性,三年前接受乳房X光攝影篩檢,意外發現雙側腋下淋巴結腫大,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濾泡型淋巴癌,病理型態分級2(依中心母細胞的數量分為三級)。成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陳雅萍醫師指出,患者經評估後,採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22歲陳小姐從小就是健康寶寶,日前夜裡突然右半邊肢體不能動彈,宛如「半身遭鬼壓床」,相當怪異。男友迅速將她送至急診,確診為腦中風,經過詳細檢查,證實病因為少見的心臟黏液瘤,腫瘤宛如果凍,卻可能導致腦部、雙腿等多處栓塞。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郭姿廷表示,黏液瘤是最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癌症近10多年來一直高居我國10大死因之首,甚至高出第2位的心臟疾病近1倍之多,一般治療為手術、化療、放射治療、標靶甚至免疫治療,但是病人接受上述治療時,常常因為副作用引起身心極大不適,甚至放棄治療;例如病人進行化療常出現的腸胃不適、眩暈、落髮;放射治療中常出現的口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喉嚨異物感或喉嚨卡卡等困擾嗎?其實此類似症狀背後原因較為多樣性,因此治療上得判斷由哪種原因引起,才能對症下藥。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俞鈞醫師指出,包括咽喉發炎、扁桃腺結石、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誤食異物、胃食道逆流等都可能會造成喉嚨異物感,其中又以過敏性鼻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