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水療灌腸號稱多療效 操作不當潛藏致命危機

  只要在網路輸入「大腸水療、咖啡灌腸」關鍵字,就會出現一連串資訊,其中不乏專業人士掛保證,部分所謂的養生機構也力推這些非醫療灌腸,號稱可以排毒、治療、長壽。醫師提醒,灌腸是1種侵入性的醫療行為,看似簡單,一旦出錯,潛藏致命危機。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樞鴻指出,灌腸是指將清水或生理食鹽水灌入大腸裡面沖洗,讓大便排出,以達到清潔大腸的目的,醫療適應症為腸道糞便阻塞。此外,在做大腸鏡檢查之前,也必須先清除腸道的糞便,除了傳統瀉藥外,也有人使用灌腸來清腸道,才能確保檢查時可以清楚看到腸道狀況。

  在10幾20年前,大腸水療相當火紅,業者宣稱大腸水療可以養生、保持身體健康,甚至可以美容瘦身,在名人代言的推波助瀾下,不少美容養生機構及診所都推出大腸水療課程,但陳樞鴻說明,大腸水療具有一定風險,原本有潰瘍性大腸炎疾病或大腸憩室炎的病人,若接受不適當的灌腸時,很可能引發腸穿孔、腹膜炎及水淹腹腔等併發症,嚴重甚至會死亡。

  陳樞鴻表示,部分無良業者將這些醫療器具販售給一般大眾,鼓勵消費者在家裡自行灌腸,很可能因此造成更多併發症,危害國人健康。至於咖啡灌腸則是另一個非醫療灌腸行為,德國醫師在1920年代提出論點,認為咖啡液裡面所含的咖啡因可以吸附腸道裡的毒素,幫忙排除消化道裡面的內毒素,而這些咖啡因經過腸道吸收,送到肝臟,能幫忙肝臟解毒,進而清除身體裡的內毒素。

  不過,後續醫學研究證實,咖啡灌腸並不能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也沒有治療大腸發炎性疾病的功能,為此,2012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發布警告,告知民眾咖啡灌腸並沒有其所宣稱的療效,且要注意因咖啡灌腸導致的風險與併發症。

  陳樞鴻強調,灌腸屬於侵入性的醫療行為,應由醫療機構或醫護專業人員施行,一般民眾千萬不可自己在家動手灌腸,以免發生風險或者引起危險的併發症。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陳駿碩/高雄報導 肺癌不僅發生率高居國人癌症第2位,死亡率更是不分男女的頭號殺手,儘管臨床統計8成人發現時已晚,所幸國人罹患肺腺癌占最大宗,其中多具基因突變,可藉檢測找出對的標靶藥物順利延命,但只「篩」一次可能不夠!國內肺癌權威、高雄長庚醫院肺癌...

閱讀詳情 »

▲(照/食藥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原料藥染致癌物質,國內又一項藥品得下架回收!食藥署公布最新藥品回收資訊顯示,國內「”正和”驅糖樂持續錠500毫克」也在廠商主動通報下,基於風險考量,暫停於國內供應、銷售、使用效期內批號製劑,並自主回收。統計共有172批、4...

閱讀詳情 »

很多人都聽過「紅肉不健康、白肉比較健康」的說法,但這是真的嗎?該如何區分紅白肉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紅白肉通常是以肉類中含有的肌紅蛋白含量來區分,牛、豬、羊大多歸屬於紅肉,雞、鴨、魚則歸類為白肉。廖營養師叮嚀,無論是紅白肉都含有動物性脂肪,若過量食用恐增體內膽固醇值,建議適...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牛耳藝術官網)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牛耳藝術邀請知名俄羅斯鋼琴家丹尼爾‧特里福諾夫(Daniil Trifonov)來台演出,遭質疑為何免隔離14天?是否文化部已經偷偷開放「藝文泡泡」?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6)日晚間回應,該案是專案申請,指揮中心事前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