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父母如何拿捏孩子接觸3C? 專家提出使用建議

  全球即將面臨新一波5G超高速行動網路衝擊,對於新一代年輕人來說,除了電腦、電視,就連觸控式智慧型手機跟平板都與生活密不可分。但過度使用容易造成視力損害,「何時能讓孩子接觸3C產品」已成為家長的一大難題。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除了不該讓嬰幼兒接觸3C產品,就連青少年都應設定3C產品的使用界線,才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

  新世代父母該如何拿捏孩子接觸科技產品?過早接觸怕造成小朋友近視、認知與社交技巧降低或接收不良的價值觀,更甚者過度沉迷影響課業與健康;但若一味禁止,又擔心孩子無法透過現代科技幫助學習,未來不易在這個高度科技化的社會生存。對此,2016年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匯集各方專家意見,提出了兒童、青少年該如何使用3C電子媒體的建議。

  首先是1歲半以下的嬰幼兒,由於眼球、腦部還未發育成熟,應避免使用3C產品。中壢双眼明眼科診所院長張鈞凱指出,幼兒2歲前是手眼發展的年齡,包括認知、語言、運動與社交情緒技巧,都無法藉由單方面接觸電子媒體學習,必須在1歲半之後才能開始,同時大人要篩選優質節目並陪同觀看,從旁以幼兒能理解的方式,重新解說節目內容,幫助幼兒吸收。

  至於2至5歲兒童,建議每天接觸電子媒體的上限為1小時,長輩仍須陪同觀看並教導。研究顯示,幼兒使用電子媒體時間過長易造成肥胖、睡眠減少,影響認知、語言、社交與情緒控制。張鈞凱醫師表示,有些父母或照顧者常使用手機、平板當作安撫小朋友情緒的工具,雖然短期有效,但長期下來反而會妨礙幼兒學習情緒調節與自我控制的機會。

  而6至18歲的兒童、青少年,建議每日不超過2小時為宜,此外還需限定使用的時間、地點與內容,讓孩子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中取得平衡,不可擠壓到學習、吃飯、運動與睡眠的時間。尤其睡前1小時切勿使用,以免螢幕藍光影響體內褪黑激素分泌,干擾睡眠品質。

  專家建議在家中設置「3C禁區」,全家約法三章,在這個區域中禁止使用任何3C產品,最重要的是大人必須以身作則,在小孩面前克制自己使用手機、電腦、電視的頻率,同時一定要跟其他照顧者,如祖父母等事先溝通好,全家共同遵守一致的電子媒體使用標準,才不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張鈞凱醫師認為,家長是小孩的最好榜樣,需要扛起擔任3C媒體領航人的責任,除了教導孩子使用網路該具備的禮節與隱私、個資等自我保護之外,適時地放下手機或電視遙控器,好好陪伴孩子運動、玩遊戲,聊聊學校發生的各種趣事。這樣不但能減少孩子因接觸3C產品引發近視的機率,也可促進小朋友身心各方面的均衡發展。

相關推薦

奶油、鮮奶油、人造奶油,這些奶油到底有何不同?如何選擇才健康呢?為避免民眾對於商品名稱的混淆不清,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奶油商品進行標示規範,將於2017年7月正式施行。建議民眾在選購前也可仔細閱讀標示,以確保購買的對的商品喔!  針對奶油相關產品標示,主要是針對產品的乳脂肪含量與成分進行規範,可以區分...

閱讀詳情 »

 一旦罹患骨盆腔發炎者,日後恐反覆發生、後患無窮!萬芳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蘇鴻文醫師表示,骨盆腔發炎是因位於骨盆腔內的內生殖器受到病菌感染所致,因此,想要預防骨盆腔發炎,做好個人衛生是關鍵一步!  人的身體具有很微妙的平衡,女性的外生殖器(包括陰道、陰唇等)因容易接觸外界環境,故其正常為弱酸性,可抑制...

閱讀詳情 »

八大第1台「健康NO.1」日前探討過敏體質,來賓梁赫群自認原本體質好,但多年前為了拍電影,跑到山上外景工作,才惹上蕁麻疹。節目邀請中醫師傳授保養之道,表示早上起床應避免赤腳踩在地板,主持人蔡逸帆開玩笑說:「這不是『接地氣』嗎?」因為自己的小孩都不愛穿襪子、喜歡赤腳走路,中醫師趕緊解釋:「這是『接寒氣...

閱讀詳情 »

夏日將近,氣溫也日漸偏高,許多嬰幼童稚嫩的皮膚都出現紅紅的疹子,該如何改善才好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天氣熱容易出汗,應盡量保持幼兒皮膚乾爽,就能改善熱疹問題。  天熱一直流汗,孩子的腋下、胸前、頸部、後背、胯下等處都可能出現紅紅的痱子。吳書毅醫師表示,台灣氣候悶熱潮濕,就容易出現熱疹、痱子。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