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吃太油不只是肥胖問題 血液循環不暢恐眩暈擾

  現年50多歲的張先生邁入中年階段,身體機能大不如前,平時已懂得盡量管控飲食習慣,卻因難得春節圍爐心情大好,年節期間酒足飯飽、欲罷不能,還胖了一圈,孰料過完年卻引發嚴重眩暈症,緊急送醫治療。

  頭暈的症狀在日常生活很常見,通常感覺頭腦昏昏,並不會伴隨噁心、嘔吐等;然而眩暈來襲時,會感到周遭事物景象天旋地轉,甚至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的狀況,甚至無法站立、影響聽力等。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年後眩暈症的患者變多,往往是因為在年節期間大吃大喝,高油高熱量的飲食不忌口,或食用過多垃圾食物,導致膽固醇、血脂肪在血管內造成沉澱而阻塞,引發血液循環不順暢,造成局部缺血,若再加上平時工作壓力過大、用腦過度,若不積極治療症狀常常復發而令人心生恐懼,且生活品質大打折扣。

  眩暈症在臨床上常見病變多發生於內耳,除銀髮族病患常因內耳生理功能自然退化外,最常見的病因有內耳血管阻塞、神經萎縮、內耳前庭及三半規管之淋巴液積水腫脹等。主要源自人體平衡系統功能失調,涵蓋視覺系統(眼睛)、本體感覺系統(身體感覺神經)和前庭感覺系統(小腦、大腦、腦幹及位於內耳的前庭和3個半規管),當其中任1部位出現異常,或系統間無法進行協調,就會產生眩暈症。

  李宏信指出,根據不同病發的原因,介於30至50歲的中壯年患者,常見的眩暈症有3大類,包括:(一)最為常見的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以及梅尼爾氏症和前庭神經炎。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是當頭轉動或移轉頭部時,前庭系統的耳石脫落在異常位置,產生眩暈症狀,約數秒內結束發作;(二)前庭神經炎是前庭神經受到感染,進而產生眩暈、嘔吐,症狀發作突然、可持續幾天;(三)梅尼爾氏症又稱為「內耳淋巴水腫」,由於內耳過度腫脹,壓迫內耳神經致使平衡系統受干擾,症狀從20分鐘長至數小時不等,復發率極高,恐損害聽力;(四)過勞、焦慮容易緊張的人,也常受情緒影響,當自律神經過度興奮,一直處於緊繃的心情,最易影響內耳功能,也容易產生眩暈症。

  當出現急性眩暈症狀時,患者會感到天旋地轉,甚至無法行動,必須掛急診治療來緩解症狀一般採取打針、打點滴,症狀很快就能解除。李宏信說明,眩暈治療,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之鹽分及水分,用以降低內耳壓力;直到病情穩定後,同時以增加血液循環藥物,來增加內耳微小血管的血流供應,長期治療則要以神經滋養、血管擴張等藥物為主,患者需耐心服藥,切勿緊張,保持心情平穩,才能改善內耳生理功能而達到不易復發的成效。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難以調整,就連飲食也無法正常用餐,外食又多高油、高鹽、高熱量的陷阱,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當眩暈發作或常有發作病史,也許服藥後症狀暫時獲得控制,但平時必須保持身心平衡、避免過度疲勞或焦慮,並留意控制三高症狀,就能有助改善內耳神經功能,降低復發機率。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在器官移植手術中,醫生爭分奪秒,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競技。臨床醫生必須首先從器官供體中取出器官,然後將供體器官送至器官接受者所在醫院。一旦供體器官到達目的地,器官移植手術就要立刻開始,醫生必須通過迅速而精準的手術確保接受者的安全以及供體器官的活性。 醫務人員攜帶著裝有...

閱讀詳情 »

醫療從業人員證實 武漢肺炎出現另一種新型病毒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1 月 24 日訊】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中共政府衛生部門已將發生在中國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排序上載至網上基因庫,一位醫療從業人員的張思齊先生(化名)因感染武漢肺炎,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確診為不明原因肺炎,在武漢...

閱讀詳情 »

新春假期開跑,每年此時都是人口大量移動的時節,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提醒民眾,無論是與親友拜年、外出用餐、出國旅遊都要留心做好個人衛生,慎防流感群聚感染!  春節是國人旅遊的旺季,無論是過年出國、自國外返台人,或是南北往返、出外遊玩,這時節人口移動頻繁,提醒民眾應注意自身的防疫工作! 根據疾病管制...

閱讀詳情 »

中國大陸封城接二連三,防疫人員如臨大敵,試劑緊急供應各疫區。(圖/翻攝自央視網)優傳媒採訪中心/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擴大,繼湖北省武漢市今(23)日上午10時封城後,同個省份鄰近的黃岡和鄂州2個都市,也相繼宣布封城。 綜合這三座已經宣布封城的都市,武漢市已自今日上午1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