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永遠不累陪練員!台灣參與研發「高科技發球機」

永遠不累陪練員!台灣參與研發「高科技發球機」

選手奮力回擊砲彈般刁鑽球路跟他們對打的不是真人,而是「旗艦級羽球發球機」,這台發球機叫「大黃蜂」,軟硬體由台灣和中國合作開發,克服常見單筒發球機的單調球路,透過分開設定5個出球筒的力道和方向,以及出球頻率,讓落球點能涵蓋整個球場。

羽球發球機研發商顏宏達表示,「1號機和2號機馬力是一樣的,所以我們一樣給他140%的力量,整個設定就完成了,長球、短球、殺球、平球,所有想得到的羽球球路,它都做得出來。」

球路變化多,落球點更精準,功能和傳統發球機相比大幅升級,自然要價不斐,含稅接近台幣7位數,目標客戶鎖定在頂尖球隊,目前丹麥國家隊已經購買2台投入訓練。

羽球教練李志展表示,「幫助教練的身份轉換到選手那邊去,可以很細節看到,選手每一個細節的肢體動作,可以糾正到專業選手細微的發力,握拍或者起跳後身體的轉動,跑動腳步步伐都可以做到細微觀察,並且做修正。」

儘管發球機沒有體能問題,但對頂尖選手來說,陪練員還是有機器不可取代的優勢,目前國內球隊仍在評估大黃蜂的訓練效益。但用科技輔助提升運動表現已經是大勢所趨,也為廠商創造無限商機。

(民視新聞/蔡晴景、蔡承瀚 新北市報導)

相關推薦

人氣指數始終高居不下的日本苗場滑雪場,隨時隨地都是人山人海,可以搭乘知名的「龍之纜車」鳥瞰田代湖美景,還可以搭巴士到越後湯澤泡溫泉,晚上還可以加碼夜滑,所以人當然多囉!這回苗場滑雪團下機後前往飯店的途中停留的是三芳休息站,各色美食小吃還有冰淇淋,話說這娃娃真可愛!既然是滑雪團,就要先提一下滑雪這檔事...

閱讀詳情 »

這集為球友介紹的是高爾夫球的木桿上桿動作,首先拿鐵桿和木桿做比較,從側面可看出兩支球桿呈現的角度,木桿比較貼平於地面,鐵桿則是會較垂直於地面。木桿擊球技巧,上桿時需有平面、平轉的感覺,另外,可以放置球桿或瞄準桿於地面做為輔助,藉以檢視球桿是否往外側或是內側。在做上桿旋轉時,肩膀與雙手是同步做旋轉,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