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汗流越多代表體能越好?

日頭炎炎,大家在運動的過程中一定是汗流浹背。對於不喜愛運動的人來說,流汗非常痛苦,不但不舒服看起來又狼狽。但對於運動愛好者來說,流汗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有些人甚至認為,汗流的越多就代表你的體能越好。不過,汗量跟體能真的有絕對關連嗎?運動筆記提供一篇來自Outside online的文章,幫愛運動的各位解答疑惑。

汗流越多代表體能越好?

請問,運動時流越多的汗是不是代表我的體能越進步呢?

很不幸地必須告訴您,至今仍然沒有個直接的證據來證實這種說法。

流汗的確可以幫助你的身體調節核心溫度,但汗的比率其實受到很多的因素影響:包括遺傳、天氣、濕度、性別等等。有部份研究指出,那些表現優越的運動員確實汗流得比較多。一篇於2010年登載於《實驗生理學期刊 (Experimental Physiology)》的文章顯示,受過運動訓練的男女運動員和未受訓的對找組相較,更容易流汗。所以間接導致了這種「訓練增進出汗反應」的結論。該篇研究人員認為,出汗多能讓運動員更快速地排出體熱,使他們在進行嚴苛訓練的同時,體溫不致過高。

此外,2012年同樣發表於該期刊的另一篇文章,得出以下結論:那些體態良好、最大攝氧量高的男性,從事中等強度的運動時,汗流得會比那些體能差的男性多。

然而,如果你發現你的流汗量增加,先別急著向好友吹噓自己的體能進步了多少。

2011年發表在《美國生理學雜誌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的研究發現,流汗的比率取決於你的身體運作和體表區域的差異,而非最大攝氧量之高低問題。換言之,在體重一致的前提下,不論你的體態如何,以相同速度跑動的排汗量是差不多的。結論是:出汗多寡只是一項身體運作指標,並不用來判別體能、體態的優劣。

所以,想要得知你的體能是否有所進步,不該用汗量評估,而是可以試著每個月做一些相同的基礎測驗,長期記錄下來就可以很清楚的發現變化!

資料來源:Outside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依據衛生福利部今年6月公布的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肝癌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二,死亡率達33.4%,威脅性極高。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陳彥仰主任指出,慢性B型肝炎與C型肝炎是導致國人罹患肝癌的主要危險因子,由於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通常發現時已進入後期,無法透過開刀、電燒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因為在乎所以難受!球場失敗對於任何人都難以接受,臺北市心理諮商師公會理事長藍挹丰表示,想要重拾比賽信心,關鍵在於如何看待失敗。知名高爾夫球教練李東(Louis Lee)鼓勵,選手失去信心時,應該從簡單處找回自信心,再去挑戰更困難的事情,並強調營養均衡是影響運動表現的關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要用自己的足測數據,走出台灣的路。」知名皮鞋業者與台灣骨科足踝醫學會日前舉辦足醫產業交流論壇,討論足測大數據應用趨勢。皮鞋業者總經理郭欣怡表示,其大數據會開放給醫師臨床應用,替台灣足部健康貢獻。台灣骨科足踝醫學會榮譽理事長鄭裕民則期許,大數據未來結合智慧材料、AI...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退化已成為交通安全的隱憂,根據警政署統計,以105年A1類道路交通事故來看,以75~79歲及20~24歲之死亡人數較高。據悉,老年人的視力退化、聽力障礙、反應遲頓、腿腳無力等都是造成駕駛困難的因素之一。無論是否持有高齡駕照,專家建議積極參與長輩們的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