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沒運動也有「翹臀」? 別開心太早!恐藏脊椎健康大問題

▲(照/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沒運動也有翹臀?當心不是天生麗質,而是身體不健康發出的警訊!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沈炫樞提醒,其實這有可能是「下交叉症候群(lower cross syndrome)」帶來的錯覺,不但不健康,嚴重還可能造成脊椎滑脫的大問題。

沈炫樞說,這是因為腹部、臀部很少運動,造成腹、臀部位肌肉無力,但是腰部與大腿的肌肉緊繃,這時候就會出現「翹臀」的錯覺,有些人可能還覺得自己沒運動還有好身材,

現代人工作及生活型態,常久坐、久站,此時若容易腰痛的症狀一直沒有改善,就代表有很大的機會是罹患了下交叉症候群。

沈炫樞表示,臨床上看到很多病人抱怨很容易腰痛、膝蓋痛或是腳踝痛,且可能在工作久站的當下沒有感覺,但是一到休息時間就痛到受不了,這些人中,有很大部分是因為長期姿勢不正確,導致骨盆前傾、腰椎往前,當腰部及下半身關節長期受力不均勻,就會帶來疼痛。

關節疼痛在中醫領域中屬於痺症的一種,沈炫樞說,主要是由於經脈痺阻,氣血瘀滯,臨床治療會結合針灸與推拿整復手法,放鬆後背部、大腿肌肉,整復骨盆。

沈炫樞強調,而要確實解決下交叉症候群帶來的疼痛,就要從根本解決,建議可透過「橋式運動」訓練包含臀大肌與腹部的核心肌群,搭配放鬆下背部肌肉的膝蓋抱胸運動(knee to chest),讓身體肌肉筋骨達到平衡。

除了下交叉症候群之外,現代人常見的還有下背部疼痛,沈炫樞說,原因可能與習慣性翹腳,讓骨盆偏向一邊有關,這時候除了要避免翹腳,臨床上可以利用中醫推拿整復治療。但重要是,正確、規律運動帶來良好的體態,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不論是何年齡層都需要運動,沒有人是可以靠著「天生麗質」就不需要運動的,請大家依照自己個人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度、適量的運動,才是健康的根本之道。

照片來源: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川普自曝吃奎寧「預防新冠肺炎」 張上淳:預防性用藥還缺關鍵證據

【快訊】親開「防疫旅遊」第一槍! 陳時中周未首挑墾丁踅夜市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陳先生66歲的時候,太太過世,兩個出嫁的女兒很孝順,輪流接他去住。女兒煮他喜歡吃的食物,陪他聊天,替他安排活動。陳先生卻整天悶悶不樂,女兒以為他得了憂鬱症,加倍關心。陳先生沒有食欲,沒有活力,一天比一天衰弱。  故鄉的陽光空氣及味道 幫阿伯尋回健康女兒帶他去...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康弘昌/專訪報導 有些健檢觀念得趁早落實,等到老年再做,恐怕就來不及了!乳癌篩檢就是其中一種。衛福部統計顯示,每年有逾1萬2千人罹患乳癌,換言之,每天約有30名女性新診斷罹患乳癌,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教授沈陳石銘語重心長呼籲,女性成年頭一件事...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疫情穩定,醫院探病規定也全面鬆綁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晚間宣布,全面放寬醫療院所及人員管制措施,每日開放訪客可探視時段增至2個時段,且不限病房科別,也不再限制對象得是住院7天以上的病人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端午節,台灣愛吃粽子的民眾,總免不了掀起一番南部粽、北部粽誰比較好吃的論戰,但不戰南北,但從健康角度來看,國內營養師表示,南部粽油量較低,約比北部粽要少了30%的脂肪;但如果真對熱量斤斤計較的人,最好還是選擇改良雜糧粽,用全穀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