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沮喪到理智線斷掉 怎麼辦?

沮喪到理智線斷掉 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當理智線斷掉、心情很沮喪時,該怎麼做,才能重新接回理智線?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研究團隊進行大腦影像學掃瞄檢查研究,結果發現,當一個人心情沮喪、情緒大起大落時,若以第三人稱和自己對話,就能幫助控制情緒,重新接回理智線。

多用第三人稱與自己對話 幫助控制情緒
研究人員請自願民眾參與研究計畫,這些人面臨一些沮喪事件、情境時,研究人員請他們接受大腦影像學掃描檢查,因而得到上述結論。舉例來說,有一位男性名為弗瑞德,他最近剛失戀,如果他以第三人稱方式與自己對話,問自己:「為什麼弗瑞德會那麼難過、沮喪?」取代第一人稱問法:「為什麼我會那麼難過、沮喪?」,較能察覺自己情緒變化,也較能控制情緒。

這項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線上版〈科學報告〉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研究作者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傑森‧莫瑟表示,基本上,當一個人以第三人稱稱呼自己,就好像在思考別人的問題,大腦影像學檢查便提供很好證據,證明這樣的現象。

在心中拉開一點距離 有助避免理智線斷裂
莫瑟解釋,對於自身經驗,若能稍微拉開一點心裡距離,通常就能幫助控制情緒,避免理智線進一步斷裂。

在研究中,參與研究自願者需接受兩項實驗,其中一項實驗,受試者觀看一些圖像時,需要分別以第一人稱、第三人稱稱呼自己,研究人員運用電腦影像學檢查觀察他們大腦活動狀況。結果顯示,當受試者看到一個男人以槍指著別人的頭等令人不舒服圖像,若以第三人稱稱呼自己,一秒內,大腦情緒區的活動會比較緩和。

用語言、第三人稱描述痛苦經驗 情緒較能平穩
在第二項實驗中,受試者需要以第一人稱、第三人稱方式描述自身痛苦經驗、與自己對話。結果也發現,當以第三人稱稱呼自己、與自己對話,大腦掌管痛苦的區域就會比較平靜,此區大腦活動較少,研究認為,以語言做描述,也能幫助察覺情緒變化,讓情緒平穩下來。

研究作者做出結論,若以第三人稱自我對話,或許就能輕鬆控制情緒,避免情緒大幅失控。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4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韓國經歷「教會疫情」,至3月18日凌晨為止,累積確診人數共有8,413人感染,不過新增案例從2月29日高峰時的909例,3月18日新增只剩93例,而且沒有大規模封城,怎麼辦到?權威期刊《科學》分析,韓國從2015年MERS疫情學到教訓,提升院內感控、防疫修法,並且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越來越多人選擇近視雷射矯正視力,除了常聽到的LASIK飛秒準分子近視雷射,近期醫界也引進了德國「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雷射最短23秒,做完第二天可以正常上班上課,術後較少出現眼睛乾澀問題,全球手術已有超過200萬眼實例。知名眼科診所院長王俊琪醫師解釋,這項近視雷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防疫期間,很多人不敢在外用餐,而改外帶回家或叫外送食物。但供餐及送餐人員的防護是否足夠安全? 會不會成為社區傳播媒介,值得關切。為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特別為40家餐飲業者進行防疫講習,協助業者做好供餐或外送防護,讓民眾能吃得安心。防護確實免感染 餐飲業防疫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6歲黃小姐,在右側乳癌術後發現右上臂有腫脹狀況,使睡覺時都無法側身,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至中榮整形重建外科門診,經醫師檢查後發現是淋巴水腫導致,經評估後以手術方式進行治療,術後狀況良好,右上臂水腫狀況已得到改善,目前持續回門診追蹤。肢體淋巴水腫原因多 晚期恐致象皮病中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