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油性肌猛流汗 恐為巴金森氏症

油性肌猛流汗 恐為巴金森氏症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最近寒流來襲,老人家若出現皮膚出油、流汗過多情形要注意,有可能是巴金森氏症前兆!一般民眾聽到「巴金森氏症」,應該會聯想到面無表情、抖著手,肢體僵硬,踏著小碎步的老人,事實上,在未確診前也有其他許多病徵可協助判斷,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避免巴金森氏症患者承受更多痛苦。

嗅覺減退、憂鬱、肢體動作大為病徵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師張丰指出,巴金森氏症屬於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疾病,目前研究認為,在疾病初期會開始出現嗅覺減退或喪失、便秘與腸胃蠕動異常、姿位性低血壓、皮膚出油、流汗過多等等身體不適,睡眠時常出現栩栩如生的夢,甚至出現大幅度的肢體動作,。在這個時期,有少部分病人開始會因為嚴重的情緒或睡眠障礙而求醫。

部分病人會出現幻覺與妄想等精神病症狀,病人多會描述看到具體的嬰兒、孩童或小動物,影像在一天內會重複短暫出現,時常在下午至夜晚出現,病人常會誤以為看到「魔神仔」而不敢告訴家人或醫療人員。

感到焦慮不安 或發展出憂鬱症狀

有些患者會出現聽幻覺,也有患者懷疑配偶外遇、自己遭家人遺棄等。另外,隨著病程的演進,巴金森氏症典型的運動障礙浮現,包括:顫抖、肢體僵硬、動作遲緩與走路不穩,多數病人於此時期,開始會前往神經科就診,也有些病人,在發展出運動障礙症狀後,不知如何面對與接受疾病,而開始感到焦慮不安,或發展出嚴重的憂鬱症狀。

張丰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除了一般所知的運動障礙困擾,疾病從早期常出現的情緒與睡眠障礙,中後期也會出現運動障礙後的心理適應問題,以及幻覺與妄想等精神病症狀,種種症狀皆會大幅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同時也會增加疾病治療的困難。因此若發現身邊親友有類似的困擾,應採取關懷接納的態度,鼓勵及早轉介精神科就醫,尋求進一步的專業協助。(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3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25歲的陳小姐,一年前因右下智齒蛀牙曾至牙科診所做拔牙處理,但術後腫脹疼痛,右下嘴唇附近約五元硬幣大小的區塊麻木感至今仍未消退。上個月左下智齒疼痛,陳小姐害怕相同情形發生,於是至楊梅天成醫院牙科求診。經牙醫師以新型二階段矯正式拔牙手術後,順利移除左下水平智齒,術後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一名兩歲的小妹妹發生上吐下瀉,發燒的症狀,在服藥及父母照顧下,噁心嘔吐症狀有漸漸改善,但在退燒的隔天,小妹妹眼睛忽然上吊,甚至四肢抽搐,持續達兩分鐘!父母見狀,趕緊把女兒送醫。經檢查小妹妹到急診室後恢復了意識、活力,抽血結果沒有明顯異常,然而在急診室觀察的期間,小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癱瘓病人無法自行翻身,長期容易血液循環不佳,恐造成壓瘡、褥瘡,甚至皮膚潰爛、全身感染致死,照護者必須徒手幫忙翻身,久而久之卻導致腰部受傷;北港農工研發「自動翻身機」,利用翻身布緊貼著患者背部,就像一隻大手一樣幫病患翻身,大幅減輕照護者負擔。目前專利已技轉給業者,將進行...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女人因為身體構造的關係,會隨著賀爾蒙的變化而有不同的美,就像四季各有適合的生活方式。讓台灣第一位女中醫師的智慧,帶我們從飲食與生活習慣中,呵護每個時期的風景。   女人天生麗質,總是希望恆久,莊淑旂博士表示女人一生中有三個健康關鍵期:月經初潮、懷孕生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