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急性腦血管梗塞 研究:使用機械取栓器提升預後

治療急性腦血管梗塞 研究:使用機械取栓器提升預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急性梗塞性腦中風發生時,得把握黃金三小時治療期施打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雖比起傳統藥物治療,能減少約三分之一的神經學不良預後機會,但通常能及時接受治療的病人仍佔少數,且若為較大管徑的主要血管阻塞,打通率也會大幅下降,但根據2015年的五篇大型隨機分派臨床試驗指出,不管事前有無接受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若能在6至8小時內使用機械取栓器把阻塞的大腦前循環血管打通,能大幅提升三個月的良好預後比例。

動脈內取栓術具安全性 未增加腦出血風險

此研究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後,也使動脈內取栓術成為最突破的發展,且研究也指出,動脈內取栓術並未額外增加腦出血發生機會;高醫神經部主治醫師陳建甫表示,但目前對於國人常見的大腦後循環梗塞型中風證據仍顯不足,僅能根據少數幾篇對照性研究證實動脈內取栓術是安全。

治療急性腦血管梗塞 機械取栓優於傳統治療

陳建甫醫師進一步解釋,但不到3年時間,醫學再次有了新進展,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於去年又刊登了兩篇大型的研究,一個是來自 DAWN Trial收治6至24小時內中風的病人,症狀嚴重度與梗塞範圍不匹配的病人,另個則是DEFUSE-3收治6至16小時內中風,灌注影像缺血範圍與梗塞範圍不匹配的病人,兩組結果發現機械取栓組都大幅度勝出傳統治療組。

影像掃描判讀加入治療 可望幫助更多患者

其中,兩組研究都採以高階的影像掃描,並用電腦軟體去分析,顯示影像對於治療急性中風的應用上的重要性;陳建甫醫師強調,儘管目前超過6至8小時的前循環阻塞,仍有技術上的限制,但可望未來透過精確影像掃描判讀,能讓更多急性大血管梗塞病人能接受動脈內取栓術治療,幫助更多需要協助的病患。

【延伸閱讀】

視力變差要當心! 白內障過熟恐引發青光眼

打呼的人當心!這疾病心肌梗塞機率高數十倍 台北市民能免費做檢查

25歲後臉上肌膚開始鬆弛… 醫曝膠原蛋白增生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6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流感疫情持續升溫,新北市衛生局宣布,轄內246家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診所於週日門診時間,呼籲民眾如有「一燒、二痛、三疲倦」症狀,請速戴口罩至附近診所就醫,以減少重症發生的風險。急診類流感人次 高出去年1.9倍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科長許玉芬指出,新北市上週類急診類流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少人都會使用抗藍光手機螢幕保護貼,以為可以保護眼睛;但消保處指出,抗藍光螢幕保護貼,目前沒有相關醫學證明,宣稱具有護眼效果將挨罰。醫師強調,藍光確實會傷害眼睛,不建議一次使用超過半小時,尤其2歲以下嬰幼兒,更應避免觀看3C螢幕,以免損害水晶體。3C螢幕藍光傷眼 近距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不少人只要一追劇,就像是沒日沒夜一般,即使隔天要上班,還是忍不住緊盯螢幕。高雄一名53歲婦人因為暈眩前往醫院就診,她告訴醫生自己一早睜開眼,就覺得天旋地轉,醫生替婦人做了許多檢查,結果理學及檢驗報告皆正常,經過詳細詢問,才知道婦人沈迷追劇,姿勢不良加上作息不正常,出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高中生曾透過健康檢查發現有脾臟腫大的現象,因無出現其他不適症狀,而輕忽疾病,未進一步追蹤治療。他在參加畢業旅行出國遊玩時,疑似過度疲累而昏倒,經檢查才發現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白血球數量攀升至30幾萬而引發腦出血,經開刀搶救雖保住一命,但已造成雙眼失明。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