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全線標靶提升存活率

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全線標靶提升存活率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一名80多歲的老翁,3年前被診斷出有大腸直腸癌,沒想到術後兩個月又檢查出癌細胞轉移至肝臟,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健保給付血管新生抑制劑標靶合併化療,穩定控制腫瘤後,今年3月手術順利成功切除肝轉移病灶,前後歷經將近10次化療,7月總算結束療程。
在台灣,大腸直腸癌連續七年蟬聯國人癌症排行榜之首,平均每35.1分鐘就有一名病例;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周斌指出,新診斷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中,每五位就有一人已經轉移,五年存活率僅11%,不過目前已有許多治療利器,能有效幫助延長轉疑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的存活率。
陳周斌進一步說明,治療上,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標靶藥物已有血管新生抑制劑、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等兩種,都能有助於延長存活率,目前在第一線包括血管新生抑制劑、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以及第三線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皆有健保給付,都能獲得不錯療效。
但若用對順序,則有機會可以使用到兩次健保標靶,幫助患者降低負擔;陳周斌提醒,有了全線標靶新式治療策略加上健保給付,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更應勇敢面對病情,和醫師仔細討論諮詢,選擇適合的藥物治療,一定能成功抗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92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癌症蟬聯10大死因第一位已經數十年的時間,一般人聽到癌症都聞之色變,而血癌又是其中特別的一種分類。其不像肺癌、大腸癌等有分期,因為人體全身都有血液,一旦血液內出現癌細胞,就是全身都有了,所以,血癌一發現就是第四期、末期的意思。血癌有4種 65歲以上罹病率為萬分之1血癌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4至6個月的孩子,看到大人吃東西時,表現出有興趣,或餵奶後顯得吃不飽或是厭奶等現象,這時就可考慮開始餵食副食品;高醫營養部營養師劉劭君指出,為了讓孩子了解多元化的食物種類及味道,因此剛開始餵食時,應讓孩子學習咀嚼、吞嚥以及嘗試新食物為主,家長不用過於著急。選擇白天嘗試...

閱讀詳情 »

【文/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義大利的武漢肺炎病例攀升,今天總確診數來到217例(編按:發稿截止確診個案為231例),有5人死亡,感染人數來到全球第3大,僅次於中國和韓國,也是亞洲之外最嚴重的國家,目前已經封鎖至少12座城鎮;另外,威尼斯嘉年華和足球甲級聯賽,也緊急叫停。但義大利當局最擔心的是,找不到「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6歲女性每次月經快來時,就會出現頭痛、拉肚子、小腹悶痛等症狀,經期時也會有腹部絞痛、冒冷汗,嚴重時常常得請假在家,每次都仰賴止痛藥舒緩症狀,直到赴中醫生科求診,醫師進一步診斷發現患者平時壓力大,且有胸悶困擾,屬於氣滯血瘀型,因此透過治療四個月後,總算舒緩症狀。解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