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高風險型心律不整 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降風險

治療高風險型心律不整 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降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陣發性上心室頻脈屬於年輕較為常見的心律不整,治療上,傳統心室上頻脈心導管電燒灼手術雖成功率達九成以上,但病患得接受輻射線的曝露,得承受潛在性輻射傷害風險。臺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心臟電氣生理科主任謝育整指出,目前已能透過三度空間立體定位儀精準定位病灶,大幅降低射線的曝露劑量,保護年輕患者。

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 台中榮總完成四名個案

此外,傳統的熱燒灼可能會同時損及正常傳導路徑,使用新型的冷凝燒灼導管則能有效降低併發症的風險,但目前能同時結合兩項技術治療高風險型心律不整,在全球較為少見。謝育整醫師表示,院內已有四名個案,藉由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治療,成功解決高風險型心律不整的病症。

三度空間立體定位改變電阻 不需擔憂輻射線曝露

三度空間立體定位系統可藉由電阻的改變來偵測定位導管在心臟內的位置,不再需要輻射線曝露就可以達到和傳統X光透視一樣的效果。臺中榮總李政鴻醫師說明,至於新型的冷凝燒灼導管,即使不慎凍傷正常的迴路,只要馬上回溫,幾乎都可以回復,提升安全性,因此藉由結合兩項技術,不僅手術安全,也能提高治療成功率。

低輻射立體定位技術 輻射曝露量降低約90%

台中榮總及嘉義分院的心臟電生理團隊在心室上頻脈使用低輻射立體定位技術,在109年共服務了22位成人病患,輻射曝露量較傳統手術大幅降低約90%。謝育整醫師強調,透過此技術可望未來能幫助年輕心律不整族群可以在極低輻射線的曝露下,精準完成定位及手術,安心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快速PCR流感篩檢畫出親子保護圈 交叉感染不入家門

冬日醫療保健大公開! 醫師分享簡易用藥撇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能想像一位被醫師宣判只有三個月生命的人,依舊活過精彩的十年嗎,她是沈宜璇,不僅是諮詢講師,也拿到國際精油證照,並投身公益活動,甚至自己創業等多重身份,但誰想得到過去的她曾是癌症患者,多次進出安寧病房,還被車禍撞到幾乎全癱,現在的她將與癌共處的經歷、如何調整自己的身心靈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衛福部在4月15日新增「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符合通報條件之個案,應於24小時內通報。此感染症在自然界中以動物為該致病體的保毒宿主,有鑒於中國大陸、日本及南韓等鄰近國家已為流行疫區,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在107至108年期間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咖啡加甜點,胃酸酸、火燒心、溢酸水…又讓你胃食道逆流(溢赤酸)了嗎?」這句廣告詞耳熟能詳。根據調查,成人的胃食道逆流盛行率高達20%,換言之,每5位成人之中就有1人受此所苦。胃食道逆流病人這幾年增加很多,過去認為老年人因連接食道與胃的賁門鬆弛,較易發生胃食道逆流,但現在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受到關注,許多人每天都在等待記者會報告最新進展,隨著疫情發展,心情也跟著疫情起伏而波動,開始因為煩惱而出現失眠等不適症狀。對此,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提供幾個助眠方法,放鬆心情,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進而改善生活品質,但若症狀未改善甚至惡化,則要考慮尋求身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