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高風險型心律不整 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降風險

治療高風險型心律不整 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降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陣發性上心室頻脈屬於年輕較為常見的心律不整,治療上,傳統心室上頻脈心導管電燒灼手術雖成功率達九成以上,但病患得接受輻射線的曝露,得承受潛在性輻射傷害風險。臺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心臟電氣生理科主任謝育整指出,目前已能透過三度空間立體定位儀精準定位病灶,大幅降低射線的曝露劑量,保護年輕患者。

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 台中榮總完成四名個案

此外,傳統的熱燒灼可能會同時損及正常傳導路徑,使用新型的冷凝燒灼導管則能有效降低併發症的風險,但目前能同時結合兩項技術治療高風險型心律不整,在全球較為少見。謝育整醫師表示,院內已有四名個案,藉由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治療,成功解決高風險型心律不整的病症。

三度空間立體定位改變電阻 不需擔憂輻射線曝露

三度空間立體定位系統可藉由電阻的改變來偵測定位導管在心臟內的位置,不再需要輻射線曝露就可以達到和傳統X光透視一樣的效果。臺中榮總李政鴻醫師說明,至於新型的冷凝燒灼導管,即使不慎凍傷正常的迴路,只要馬上回溫,幾乎都可以回復,提升安全性,因此藉由結合兩項技術,不僅手術安全,也能提高治療成功率。

低輻射立體定位技術 輻射曝露量降低約90%

台中榮總及嘉義分院的心臟電生理團隊在心室上頻脈使用低輻射立體定位技術,在109年共服務了22位成人病患,輻射曝露量較傳統手術大幅降低約90%。謝育整醫師強調,透過此技術可望未來能幫助年輕心律不整族群可以在極低輻射線的曝露下,精準完成定位及手術,安心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快速PCR流感篩檢畫出親子保護圈 交叉感染不入家門

冬日醫療保健大公開! 醫師分享簡易用藥撇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國三的阿國(化名)頸部疼痛由來已久,後來因為沒有任何症狀,阿國也不以為意,家人只有觀察到阿國無法將手臂套入袖子中有些疑惑,以為是家人幫忙太多造成的習慣。直到2年前,左手開始舉不起來,吃藥復健了半年多,病況時好時壞,直到上肢無力及四肢張力增加、走路緩慢,才輾轉到中國醫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C先生抽菸30多年,曾數次嘗試戒菸但沒有成功,因孫子即將誕生,且發現自己咳嗽久治不癒,求助於樂生療養院戒菸門診,家醫科主任郭紋翠建議他可以使用「二代戒菸」,成功率高又有政府補助。他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態試試,同時使用藥物輔助,而且在衛教師林惠珍專業協助下,才知道原來戒菸是有技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三十五歲劉女士因罹患風濕性關節炎,接受生物製劑治療,一次健康檢查發現出右下肺葉有結節,追蹤四個月結節擴大,於是手術切除,不料病理切片發現組織呈現「乾酪性壞死」現象,確診為結核菌引起的結節,所幸只要遵照醫囑服藥仍可治癒。結核病服藥半年 絕大多數能痊癒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肚子的範圍包含食道下半部、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肝臟、膽囊,胰臟及部份的泌尿及生殖系統,只要上述器官有任何發炎或其他原因都可能造成肚子痛。除了常見急性腸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食道逆流外,還可能依部位不同,有可能發生膽結石、膽囊炎、腹部主動脈瘤剝離、急性闌尾炎等原因,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