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治癌新契機!「這種療法」殺死癌細胞,為癌友們帶來了一線新的希望~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治癌新契機!「這種療法」殺死癌細胞,為癌友們帶來了一線新的希望~

讓人聞之色變的癌症(惡性腫瘤),自民國71年起,已是國人前10大死因的第一位,屢屢蟬聯、居高不下。因應著這樣狀況,不只醫院,坊間更推出了各種預防、治療癌症的方法,舉凡一滴血檢測、生物晶片檢查,或是一些尚無醫學論證的偏方,不論是真是假,仍有許多癌友努力嘗試,希望能有痊癒的機會。

近幾年,癌症免疫療法成為熱門的話題,堪稱副作用小,彌補放療、化療的效果,有時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為癌友們帶來了一線新的希望。

 

強化免疫力 殺死癌細胞

治癌新契機!「這種療法」殺死癌細胞,為癌友們帶來了一線新的希望~

萬芳醫院研究副院長暨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惡性腫瘤纏人的地方在於,它會自行發展出各種機制來壓制我們的免疫系統,讓一般正常的免疫系統被鎖住、制約,無法正常運行發揮作用,使得癌細胞持續在人體中肆虐。

免疫療法的原理,其實就是強化人體的免疫系統,透過健全的免疫系統將腫瘤縮小,甚至消失。目前有利用單株抗體對抗T細胞中的特殊標記(CTLA-4、PD-1)結合方式,去除免疫系統與癌細胞間的相互牽制,使T細胞發揮作用,進而殺死癌細胞。此外,有不少初步的臨床研究也證實,免疫療法的抑制劑,於各種癌症治療中皆可發揮功能,效果甚至比化療來得好,延長了病人的存活期,這項突破,讓許多國內外的科學家、藥廠等,紛紛投入了大量人力及財力積極研究與開發。

 

黑色素瘤最見效

治癌新契機!「這種療法」殺死癌細胞,為癌友們帶來了一線新的希望~

賴基銘醫師指出,白種人常見的黑色素瘤,因遺傳、紫外線、結構不良的痣、外傷等因素引起。使用某些疫苗刺激人體,產生非特異性的抗體後,使黑色素瘤縮小、消失,達到良好的免疫治療。

再者,近年來如肺癌,研究顯示有1/4肺癌患者其PD-L1腫瘤標記超過50%,PD-L1腫瘤標記越高,效果就越好。另外還有頭頸癌、膀胱癌、腎臟細胞癌,於免疫療法下皆有不錯的效果,目前自費每針約新臺幣16至17萬,每2到3週打一次,需要打3個月(約4針),若腫瘤有明顯穩定,則可再打三個月、若腫瘤開始縮小,則可再接續至一年。通常患者在治療半年後即可看見存活率的延長。

 

並非人人適用

不過,賴基銘醫師說,免疫療法的藥物並非人人適用,若本身患有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者並不適合。其他像B肝帶原者,則要注意藥物引起的肝臟毒性,常見的副作用,也是類似自體免疫發炎的症狀,例如:發燒、肺炎等,但跟化療比較起來,副作用仍然較小。

國內目前還有許多免疫治療的臨床試驗正在研究中,包括大腸直腸癌、卵巢癌、乳癌、肝癌、胃癌等,其發展與未來癌症的治療方針,十分具有可看性。

 

【延伸閱讀】

想抗老,試試功能性醫學

驚奇!吸氧氣可治病、養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疫情期間,學生線上遠距教學,家長還得在旁緊盯孩子學習狀況,上班族需WFH居家辦公視訊會議,一整天待在家裡,不停盯著手機和電腦螢幕、追劇、看電視、網購等活動,比平常使用3C產品時間更長,導致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機會增加,久坐不動減少活動,讓眼睛緊繃又酸澀、肩頸僵硬疼痛。 (圖/業者提供) 因疫情升溫,在不...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新冠肺炎防疫警戒也降至二級逾2周,內政部役政署宣布要恢復役男徵召,但不少役男都尚未施打疫苗,深怕入營後與同袍密集相處恐會染疫,紛紛向民代求助。今8/17衛福部長陳時中被問到這個問題,坦白表示「目前並未規畫役男施打疫苗」,會再與國防部、內政部商討。 雖然台灣已改制為募兵制,但役男...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8例COVID-19確診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個案及14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個案分佈新北市、台北市均2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例本土病例(其中2例為居家隔離期間陽性者),為3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發病日均為8月1...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近日國內有印尼移工對AZ疫苗成分有疑慮,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強調,AZ、莫德納、BNT、高端製程均無使用豬細胞,且AZ、莫德納、BNT等COVID-19疫苗均符合清真認證(Halal),請大家放心。陳時中今日表示,目前我國同意專案輸入或製造(EUA)之COVID-19疫苗均不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