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注意!年輕型失智恐晚3年確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注意!年輕型失智恐晚3年確診

年輕失智者年紀輕輕就生病,提早退出職場對於家庭經濟影響大,一名照顧太太7年的教授張鎮華表示,由於太太照顧不易,除了犧牲了自己的工作機會之外,女兒也必須加入照護人力。年輕失智者在所有失智人口中佔較小比例,難以察覺因此通常會比老年失智晚2-3年才確診。事實上年輕失智症者為家庭砥柱,更需要社會支援及社會大眾以同理心對待。

年輕型失智者缺乏認同感 降低參與的機會

台灣失智症協會表示,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指出:年輕型失智症,是指65歲以下被確診失智症者,推估台灣目前約有12,000位,男多於女、疾病進展速度快,較容易出現精神行為症狀且對藥物反應不佳。目前失智症的社會福利資源幾乎都偏向於老年失智症,但年輕型失智者的特性與老年失智者並不相同。

一般「瑞智學堂」參加者的平均年齡高達80歲,長輩們參與運動課程受到身體功能的限制,動機或成效較弱。這兩個世代,在體能、生活背景及文化認同有所差異,服務設計必然不同,然而失智社會資源多偏向老人,導致年輕型失智者缺乏認同感,因而降低參與的機會。

年輕型失智確診不易 家庭照顧挑戰高

比起因為老了、病了的老年型失智,年輕型失智及其家屬面對的醫療及照護情境更加嚴峻,需要強大的社會支持協助他們面對難關。由於社會大眾對年輕型失智認識還不足,以致延遲確診的時間,比起老年性失智症還晚2~3年才確診。

年輕失智者的家屬面對失智者年齡尚未老化卻必須仰賴照顧時,心態不平,容易累積壓力;由於年輕型失智者的外表正常,跟一般人沒有兩樣,一旦行為異常,例如:隨手拿取他人物品、在公共場合喃喃自語或詞不達意、買東西未付錢、走錯廁所等,很容易遭來社會誤解眼光。

衛福部科長張秀君表示,今年長照2.0已經把50歲以上的失智者納入服務,未來的政策設計希望把家屬和個案串連在一起,因為失智不是老人的專利,更不是台北市的專利,希望政府和民間的力量一起來,將記憶會館的服務在全台灣複製出去,幫助廣大的失智者及早獲得幫助。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不管是炎炎夏日泡水游泳,還是秋冬泡湯,常有人覺得泡湯玩水後眼睛不舒服,求診後才發現原來是隱形眼鏡惹的禍。英國一名 20 歲女學生就因為罹患「棘阿米巴角膜炎」,後續感染更造成視力永久性喪失。《衛福部疾管署》資料指出,「棘阿米巴角膜炎」個案最常發生於配戴隱形眼鏡者。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發育又早又快可別高興得太早,因為這有可能是性早熟的情況,家長要注意!正常孩童的發育過程來說,男生在9至14歲會開始出現第二性徵、女生則是8至13歲,如果在此之前就出現了第二性徵的狀況,就是所謂的性早熟。女生最明顯性徵是乳房發育、月經來潮。發育階段男孩生殖器改變不容...

閱讀詳情 »

從簡單烹煮、到優雅上桌、吃不完存放在冰箱、或甚至攜帶外出,都在同樣的器皿內輕鬆完成!這樣靈活多用又能一氣呵成的創新飲食烹飪型態,正在逐漸發酵中。JIA今年跟日本第一女工業設計師「柴田文江」攜手,創新市場推出【JIA虹彩鋼 賞味】系列作品,鍋具、碗、盤一應俱全,讓料理吃貨們一套用到底,除了健康美味,...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蟹足腫(Keloid)和肥厚性疤痕(Hypertrophic scar)都是異常增生的疤痕組織,好發於有色人種(亞洲人及黑人族群),少數人會合併搔癢或刺痛,目前主要認為和體質及基因有關,兩者差別在於肥厚性疤痕只在原本受傷的地方增生,蟹足腫則會擴展到傷口周遭,擴展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