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運動後千萬別做這「三個動作」!很多運動員都是這樣猝死的!特別是第二項99%人毫無警覺!

注意!運動後千萬別做這「三個動作」!很多運動員都是這樣猝死的!特別是第二項99 人毫無警覺!

翻攝自YOUTUBE中國臺灣網

 

現代人生活忙碌,連做運動的時間都分秒必爭,以致於產生許多不良習慣。體育系教授提醒,以下三種「大忌」是運動完後千萬不可以做的,否則不但肌肉會持續疲勞,更可能提高猝死的風險!

 


一、運動完不做「緩和運動」
  趕時間的民眾在打完球或跑完步後,沒時間做緩和運動就趕著做下一件事,甚至連筋都沒拉。運動完最少必須做三分鐘緩和動作,讓心跳回復一般水平,並可放鬆肌肉,否則心臟未能適應身體的突然靜止,易增加猝死風險,馬拉松選手最容易發生猝死情況就是停止後的五分鐘!


二、運動完直接「洗冷水澡」
  許多人運動完出了一身大汗就直接沖冷水,加速身體散熱,其實這是很危險的動作。冷水不但無助於人體散熱,加上運動後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着涼。最佳散熱方法是沖洗攝氏40-42度的熱水,反而有助加快體力復原。
  沐浴後半小時內,要進食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食物補充營養。建議可吃雞肉三文治與熱巧克力奶,但份量必須控制喔!


三、平日不運動的「周末戰士」
  上班族平日運動量極少,周末才有空跑步或健走,越運動體力反而更差。因為「周末戰士」們會在短時間內把氣力用盡,累積大量的肌肉疲勞,這種疲勞會使身體更容易拉傷及扭傷。
  還有,如果在運動後和朋友小聚「兩杯」,酒精利尿,更加速水份流失,不利體力恢復,最好是相隔兩小時才喝酒。

 

運動後最佳五部曲
● Step 1:更換乾爽衣服及穿外套保暖
● Step 2:飲一至兩杯水
● Step 3:做最少三分鐘緩和動作
● Step 4:以熱水沐浴
● Step 5:吃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食物

 

 

 

新聞整理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是國內唯一由中央主管機關舉辦的重大獎項。(照/食藥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連睡覺都潛藏要命危機,根據統計,國內40歲以上的台灣男性,有2成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過去要確診得仰賴在睡眠中心過夜檢測,卻常面臨一床難求的問題,國內唯一由中央主管機關舉辦的「藥物科技研...

閱讀詳情 »

▲謝祖武代言失智症關懷專線。(照/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失智症對正在老化中的台灣衝擊有多大?數字會說話,根據失智症關懷專線統計,光是今年前十個月,諮詢電話的數量就已經比6年前成長4倍,尤其又以關於年輕型失智症的諮詢來電越來越多。失智友善大使謝祖武今(15)日也出面代...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延遲整整1個月才公布流感疫苗選株結果,造成全球疫苗生產、供貨大遲到,國內公費流感疫苗亦破天荒創下最晚開打紀錄,第一階段今(15)日才正式開打,首批優先接種對象為國小至高中職和大專院校1至3年級學生及醫事人員...

閱讀詳情 »

▲台大醫院開發出治療嚴重心室心律不整的新方法,已成功治療5例。(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嚴重心室性心律不整病患,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是產生副作用,往往須仰賴心導管電燒方式去除心室病灶,但成功率及併發症都需要格外考量,台大醫院今(15)日發表最新成果,該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