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運動後千萬別做這「三個動作」!很多運動員都是這樣猝死的!特別是第二項99%人毫無警覺!

注意!運動後千萬別做這「三個動作」!很多運動員都是這樣猝死的!特別是第二項99 人毫無警覺!

翻攝自YOUTUBE中國臺灣網

 

現代人生活忙碌,連做運動的時間都分秒必爭,以致於產生許多不良習慣。體育系教授提醒,以下三種「大忌」是運動完後千萬不可以做的,否則不但肌肉會持續疲勞,更可能提高猝死的風險!

 


一、運動完不做「緩和運動」
  趕時間的民眾在打完球或跑完步後,沒時間做緩和運動就趕著做下一件事,甚至連筋都沒拉。運動完最少必須做三分鐘緩和動作,讓心跳回復一般水平,並可放鬆肌肉,否則心臟未能適應身體的突然靜止,易增加猝死風險,馬拉松選手最容易發生猝死情況就是停止後的五分鐘!


二、運動完直接「洗冷水澡」
  許多人運動完出了一身大汗就直接沖冷水,加速身體散熱,其實這是很危險的動作。冷水不但無助於人體散熱,加上運動後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着涼。最佳散熱方法是沖洗攝氏40-42度的熱水,反而有助加快體力復原。
  沐浴後半小時內,要進食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食物補充營養。建議可吃雞肉三文治與熱巧克力奶,但份量必須控制喔!


三、平日不運動的「周末戰士」
  上班族平日運動量極少,周末才有空跑步或健走,越運動體力反而更差。因為「周末戰士」們會在短時間內把氣力用盡,累積大量的肌肉疲勞,這種疲勞會使身體更容易拉傷及扭傷。
  還有,如果在運動後和朋友小聚「兩杯」,酒精利尿,更加速水份流失,不利體力恢復,最好是相隔兩小時才喝酒。

 

運動後最佳五部曲
● Step 1:更換乾爽衣服及穿外套保暖
● Step 2:飲一至兩杯水
● Step 3:做最少三分鐘緩和動作
● Step 4:以熱水沐浴
● Step 5:吃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食物

 

 

 

新聞整理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圖為模擬畫面非新聞當事人/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揉眼睛可是個壞習慣!一名國二生就因為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以及過敏性結膜炎,在長期使用含類固醇藥物之下,已經有白內障問題,又因為眼睛癢,經常用力揉眼睛,日前竟導致右眼視網膜剝離,還好手術治療後,搭配眼用免疫抑制乳劑點眼治療,才...

閱讀詳情 »

▲一覺睡醒就治好蛀牙,舒眠麻醉有助小孩擺脫看牙夢魘。(照/國泰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帶小小孩看牙醫,幾乎對所有的父母而言都是揮之不去的夢魘,如同不可能的任務,孩子動輒扭動、哭鬧不休,甚至拳打腳踢,就是不願乖乖坐上診療椅,全程得爸媽壓著、架著,但現在家長有救星了!國泰醫院一般牙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失智症相關議題在台灣越來越收到重視,不管中央與地方都透過不同方式,盡力打造一個失智友善社會,再加上衛福部發現今年以來,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諮詢量明顯增加,顯示相關議題需要盡快受到各界重視。同樣關注失智議題的新加坡,這個星期由當地失智症協會與連氏基金會,帶著失智者、家屬...

閱讀詳情 »

▲疾管署在故宮前排列巨型紅絲帶,盼喚起各界對愛滋防治的關懷。(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前夕,國內愛滋防治有了好消息,疾管署今(29)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今年新增愛滋感染者人數迄今,已比去年降幅達到逾1成以上,新增感染者人數已連續2年下降,寫下20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