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洋芋片、零食包裝打「氮氣」禁再用工業級! 食藥署改列食品添加物嚴抓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3月,國內發生有不肖業者涉嫌用「工業用氮氣」填充寶寶米餅,遭移送檢方偵辦,為避免再有類似情況發生,食藥署今(15)日正式預告修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草案,把「氮氣」增列為食品添加物來管理,全面加嚴要求純度。而氮氣最常被用於洋芋片、茶包等食品包裝時,用以延緩氧化。

氮氣(Nitrogen)為聯合國食品標準委員會Codex、歐盟、美國、日本、紐澳等國際間准許使用於食品加工的成分,主要允許作為包裝用氣體、推進用氣體及起泡劑等食品添加物用途。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表示,這也是繼用於打咖啡奶泡的「笑氣」、用於氣泡飲料的「二氧化碳」之後,食藥署正式全面把食品加工最普遍使用的3大類氣體,全面納管為食品添加物,未來只要是製造、輸入食品添加物氮氣業者應依食安法相關規定辦理查驗登記、登錄、建立追溯追蹤系統、三級品管等規範。

另外,相關販賣者也得依法辦理登錄,保留追溯追蹤等資訊;食品添加物氮氣的容器或外包裝則應依食安法第24條第1項第7款規定,標示使用範圍、用量標準及使用限制。違者可開罰3萬到300萬。

廖家鼎表示,氮氣在大氣中占很高比例,用於食品工業時,主要使用在洋芋片、茶包等包裝,用以延緩氧化、維持品質,食藥署是參考國際間規範,跟進美國、歐盟等管理,移列其放在食品添加物中管理,一舉提高管理強度。

廖家鼎說,早在國內發生違規寶寶米餅事件之前,食藥署就已鎖定氮氣要加強管理,只是在事件後加速完成。日前已開過專家會議跟業者說明會,決定將食品用氮氣移列至「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第七類品質改良用、釀造用及食品製造用劑,限作為包裝用氣體、推進用氣體及起泡劑使用。

廖家鼎強調,未來將針對氮氣要求純度須達99%以上、 氧氣1%趴以下、一氧化氮每公升10微克以下的規格標準。使用範圍、限量及規格標準新制,預計自2023年1月1日施行,草案預告評論期60日,以蒐集各界意見。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家長當心!突來停課作息大變 竟害4歲小童「全身抓到破皮流血…」

【有影】打嘸第2劑莫德納「23萬人已期滿」最急 陳時中透露疫苗近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許多有近視的民眾為了愛美,或者是討厭眼鏡的重量常常壓的鼻子上出現痕跡,所以都會選擇隱形眼鏡來配戴;隱形眼鏡也從以前的硬式隱形眼鏡,到現在能夠舒適配戴的軟式隱形眼鏡,甚至還出現各種不同顏色的角膜變色片。   不只種類、顏色不同,現在連配戴頻率也有不同的選擇,如長戴...

閱讀詳情 »

出處/天下雜誌第525期作者/謝明玲圖片/鄭佳玲 近年,肌腱炎在門診的比例愈來愈高,求診的人愈來愈年輕。機不離手的3C商品重度愛用者們,該如何緩解惱人的痠痛傷害? 三十歲的李小姐一早醒來,就驚訝地發現左手痠軟無力,且從某個角度抬起手,就疼痛不已。 匆匆到復健科掛號,醫師拿起超音波快速一掃,就發現是...

閱讀詳情 »

出處/天下雜誌第526期作者/謝明玲圖片/天下雜誌 毒澱粉風暴暫歇,消費者對入口的食物仍如驚弓之鳥。 近來,有愈來愈多飲料店貼出告示,標榜使用「蔗糖」而非「果糖」;也有消費者仔細比較通路販售的甜品,用的是哪一類糖。 愈來愈多人關心入口的甜味是什麼成分?該食用多少?對身體又有怎樣的影響? 台北醫學大...

閱讀詳情 »

出處/天下雜誌第527期作者/謝明玲圖片/鄭佳玲 今年,全球各地飽受炎夏之苦,在高溫高濕的台灣,身體更難散熱,更容易產生「熱傷害」,引發致命併發症。做好三件事,就能預防中暑。 頂著三十五度高溫,陳小姐到合作的企業參訪。 中午日頭正豔。一個小時下來,她雖撐了陽傘,但因沒有即時補充水分,即使後來進了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