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洗腎人口四成為糖尿病患 血糖失控腎衰竭

洗腎人口四成為糖尿病患 血糖失控腎衰竭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健保署最新資料統計,目前台灣洗腎的患者已突破7萬5千人,每年耗掉健保超過一成的支出。中山醫院中興院區院長連榮達表示,國內有高達四成洗腎人口皆由於糖尿病所致,由此可知,糖尿病患者是腎臟疾病的高危險群,控制血糖及血壓,對預防腎臟衰竭已是不可輕忽的議題。 為何糖尿病與腎臟疾病如此關係密切?糖尿病為全身性疾病,併發症分為大小血管病變,大血管病變包括缺血性心臟病、腦中風;而小血管病變包含腎臟病變、神經病變與視網膜病變。連榮達院長說明,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好,會導致腎血管病變,是造成洗腎的最主要原因。連榮達進一步說明,可以將血管病變比喻為自來水水管堵塞,若血管堵塞則會影響末端腎臟器官功能,久而久之腎臟器官衰竭,就會導致患者面臨需長期洗腎的困境。 因此,糖尿病患者穩定控制血糖成了首要課題,連榮達院長解釋,過去,傳統糖尿病治療多以口服磺胺類降血糖藥物為主要方式,但口服藥物因需透過腎臟代謝也可能面臨因腎病變而需減量或禁用的危機,目前糖尿病治療方式多元,不論是口服藥物、胰島素或新型注射藥物GLP-1,都是治療上的選擇。 為使患者胰臟胰島細胞功能壽命延長,醫師建議患者可先接受透過腸道傳遞訊息的GLP-1注射藥物治療或口服的DPP-4抑制劑,得以保存胰臟細胞功能,並延緩腎臟功能衰竭。但連榮達也提醒,若糖尿病患者胰臟細胞功能已喪失,則建議直接注射胰島素治療,因胰島素還是目前降血糖最佳的治療方式。 連榮達院長強調,穩定控制三高是避免洗腎的首要方法,另外,平時對高熱量的飲食有所節制,避免暴飲暴食。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要聽從醫囑,按時服藥,血糖控制好,才能遠離併發症及腎臟病變的威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19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70歲張姓老太太罹患乳癌,診斷時已是晚期乳癌不適合手術治療,加上張老太太長期患有心臟衰竭與糖尿病,體能狀況不佳,診斷初期家屬擔心患者年紀大,一度考慮拒絕治療。經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胡名宏建議,透過口服節拍式化療藥物治療,治療期間張老太太沒有難以忍受的副作用出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幾年免疫療法上市,成為癌症病患治療新曙光,合併化療效果顯著,也建立癌症治療新準則。健保署於108年4月將免疫療法藥物納入健保給付,適用非小細胞肺癌及泌尿道上皮癌等8種癌別,不僅讓台灣癌症治療踏入新紀元,嘉惠全台許多癌症病友,被各界視為德政。然而目前健保給付免疫療法條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冬季是中風的好發季節,加上面對高齡化的社會,也提高中風的發病率,包括三高、頸椎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肥胖甚至不良的生活習慣等,都可能埋下中風的危險因子;高醫中醫部針灸科主任林宏隆指出,以傳統中醫而言,要防止腦中風發生,應從平時開始積極預防。不明原因眩暈 恐是中風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乳癌已連續十年位居女性癌症第一位,且有逐漸增加趨勢,根據過去20年新個案發生率,1995年至2016年就成長2.5倍,又以45至49歲年齡層居多,但近幾年,臨床上小40歲的年輕族群發生率也逐漸增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侯明鋒指出,預防乳癌的最好方式,除了透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