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流感、新冠雙重夾擊? 已過冬的南半球經驗「打疫苗非唯一解」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入秋後已能明顯感受到涼意,不少人擔憂恐面臨流感、新冠病毒雙重夾擊的狀況,今年公費流感疫苗604萬劑究竟夠不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強調,南半球已經經過了流感季,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除了接種疫苗之外,只要持續現有社交距離、戴口罩等作為,即可降低流感發生機率至非常低。

流感、新冠病毒雙重夾擊的隱憂一直都在,加拿大研究就指出,流感疫苗可以降低9成以上交叉感染率,但前提是,接種率必須達到9成以上,依台灣庫存貨來看,全打完也不可能。

張上淳今(23)日下午出席指揮中心例行疫情記者會,回應媒體相關提問時,他特別強調,我們夏天時、他們已經冬天了,目前已有南半球國家的經驗可供參考。

張上淳說,外界擔憂的秋冬雙重病毒流行的狀況,有些國家已經碰到過了,尤其是南半球國家,他們已經經過了流感季,在流感疫苗接種率沒有特別提高之下,根據監測資料顯示,其流感發生機率都是非常的低。

換句話說,從南半球國家經驗來看,除了疫苗接種之外,張上淳說,只要做好新冠肺炎的防範作為,包括維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等,也都能降低感染流感的機率。

張上淳指出,台灣經驗也是一樣啊,去年接種率一樣持平,但今年1月、2月到3月的社區流感發生率都降到非常低,所以個人衛生習慣的保持也會有很大的幫忙。

張上淳說,預期當中,當然希望流感疫苗接種之後,可以降低流感機會,民眾就不會出現症狀,不會增加第一線醫療院所的區別麻煩,對醫療機構越好,民眾也能減少焦慮,接種率自然是越高越好;其次,也有些資料顯示,接種率越高,有接種個案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後,嚴重度、死亡率也會降低,對於新冠肺炎也有幫助。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雷聲大雨點小?陳時中政風調查彰化終出爐 判2項違法卻無法可罰

666名陸籍配偶可來台灣了! 陳時中「開大門」24日起開放入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國際瘋搶COVID-19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透露,月底還會有疫苗來;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也爆料,經過某國政府積極協助下,下批疫苗最快月底前到貨,且是12到18歲青少年能打的疫苗。各界關注自購或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洽購的疫苗何時到貨,陳時中先前透露,月底前還會有疫苗進貨,但未透露是...

閱讀詳情 »

台灣疫情趨緩,昨天指揮中心公布新增本土確診人數僅1例,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今早在臉書貼出蛋的表情符合,讓廣大網友激動留言「難道是嘉玲要回來了嗎」?台灣本土疫情自5月中爆發以來,經歷過萬華、北農、屏東祖孫等感染事件後,終漸漸趨緩,昨天指揮中心公布僅新增1例本土確診。周玉蔻今早在臉書僅用一顆「蛋」暗示今天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李新琳/台北報導 疫情降溫,「+0」真的回來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僅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自南非入境;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大喊非常不容易!強調有個零大家都是高興的,但不代表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