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流感為何會奪命? 7大高危險族群宜提高警覺

流感為何會奪命? 7大高危險族群宜提高警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黃小姐因高燒、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狀就醫檢查,確診為B型流感,但服藥後仍咳嗽不止,醫師詢問病人旅遊史及群聚狀況,卻讓黃小姐忍不住傷心透露,明明自己採自主隔離,但自己65歲父親也出現同樣症狀,且還被送至加護病房,經檢驗結果為A型流感;蔡宛臻醫師指出,主要因黃小姐的父親本身罹患糖尿病,加上可能與生活周遭接觸的流感病人接觸導致被傳染。

接觸流感病人風險高 高為族群須警惕

多數患者罹患流感,即使不需用藥治療,也能自行痊癒,僅少數患者會併發像是肺炎、腦炎、心肌炎等重症,嚴重恐死亡,又以老年人、嬰幼兒、孕婦、免疫功能不全、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為高危險族群;台大醫院生醫園區分院感染科蔡宛臻醫師表示,一旦罹患流感,發病後應盡快就醫治療,回家後也應採自主隔離,配戴口罩、勤洗手,才能避免身邊親朋好友受到傳染。

杜絕流感找上門 勤洗手是關鍵

治療上,政府目前針對高風險族群提供公費流感藥物,除了減緩流感症狀,且降低重症及死亡發生,也能提早清除病毒並縮短可傳染期,若符合條件者,應把握48小時內就醫用藥效果最好;蔡宛臻醫師表示,赴公共場所時,除了配戴口罩避免飛沫傳染,因流感病毒可以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因此像是門把、扶手、電梯按鈕等,都可以成為傳染途徑,因此也應勤洗手,才能杜絕流感找上門。

減少出入公共場所 出現症狀應配戴口罩並就醫

面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升溫,雖症狀與流感類似,但目前仍無疫苗可預防,也無藥物可醫治,因此除了勤洗手、戴口罩,也應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蔡宛臻醫師強調,若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出現時,除了應配戴口罩,且咳嗽或打噴嚏時掩住口鼻,就醫診斷時,應主動告知旅遊史及接觸史,才能真正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延伸閱讀】

胰臟癌治療現生機 二線藥物盡力延長存活期

糖尿病患者當心! 罹「新冠肺炎」死亡率高八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春節九天連續假期,許多民眾已安排探親、國內外旅遊行程,疾管署提醒,國內現逢流感、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國際亦有流行疫情;民眾計畫旅遊除先了解當地疫情外,務必落實勤洗手及注意飲食衛生,並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以降低感染傳染病的風險,確保旅遊品質與健康。 近期中國大陸持續傳出H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中藥種類多,有藥粉、藥丸、煎劑、外用藥等,該怎麼使用呢?藥師張伶祝表示,不論劑型為何,服用中藥絕對不可與冰、竹筍、糯米、辣椒併用;若要服用西藥、喝茶,必須間隔至少1小時以上,以免產生藥物交互作用。 藥粉不要直接倒入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張伶祝表示...

閱讀詳情 »

在一些較為乾燥或者空氣中灰塵較多的地區,人們總是會感到鼻腔不舒服,總有很多鼻屎,這樣就會出現鼻子不通氣,有乾乾的不適感。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愛下意識地挖鼻屎。長久以來,挖鼻屎被大家認為是不雅的行為,那麼這個問題到底是怎樣的呢? (圖片來源)鼻屎是人體新陳代謝的副產品。人的鼻腔內覆蓋著一層薄薄的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