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浪漫詩人不是假裝 心碎真能致人於死

浪漫詩人不是假裝 心碎真能致人於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心碎真能致人於死!瑞士研究團隊發現,比起正常人,心碎症候群(broken-heart syndrome)患者處理壓力的腦部區域,功能表現較差。蘇黎世大學附設醫院研究員Jelena Ghadri表示,此病應是一種心腦症候群。

壓力大會心碎症候群 症狀似心臟病

根據《現場科學》報導,「心碎症候群」,又名「章魚壺心肌病變」(takotsubo cardiomyopathy)等名稱,是因為心肌無力造成心臟形狀改變所致。通常在患者經歷重大壓力下發生,例如失去親人,甚至是結婚。

心碎症候群的症狀類似心臟病,包括胸痛和呼吸急促。根據美國遺傳和罕見疾病信息中心,該病症狀後會持續數天至數月,甚至還會致命,但大多數患者都能完全康復,且不會對心臟造成任何永久性損傷。惟目前發病機轉尚不清楚,但專家認為可能與腎上腺素等激素水平升高有關。

掃描患者大腦 特定區域神經連結少

《BBC》報導,為探究心碎症候群發病原因,研究團隊掃描15名心碎症候群女性患者的大腦,與39名正常人的大腦結果進行比較。研究發現,患者的情緒處理相關的大腦區域,與自主神經系統之間的聯結較少,該神經聯結與身體自主機能有關,例如心律等。

事實上,神經元必須相互聯結,才能在腦中發送信號。如果這些聯結太少,大腦不同區域就不能達成良好溝通,維持良好功能,例如對壓力適當反應。

心腦症候群揭密 促心腦專家合作

過去研究顯示,大腦杏仁核中的異常活動,特別是涉及恐懼的區域,與心臟病風險增加有關。然而,團隊沒有在患者發病前進行腦部掃描,因此無法證明神經連結減少造成心腦症候群,或者心腦症候群反過來引發聯結衰退。Jelena Ghadri對此表示,究竟那些大腦部位造成心碎症候群需進一步研究。

英國心肌症主席Joel Rose肯定該項研究,讓神經科學家與心臟病專家能攜手解開謎底,對於這些罕病患者有助益。阿伯丁大學教授Dana Dawson則認為,此研究證實了長久以來的懷疑,心腦互動確實會與疾病相關。

參考資料:

1. Brain clue to 'broken heart' syndrome.

2. Broken-Heart Syndrome May Stem from the Brain.

3. Christian Templin et al, Altered limbic and autonomic processing supports brain-heart axis in Takotsubo syndrom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ehz068.

【延伸閱讀】白色情人節 小心恐怖情人在身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5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抗氧化物質。無論是花青素、類黃酮等多酚類物質,還是維生素C,它們都領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制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害,預防心血管疾病,進步機體免疫力。而這類營養素在皮上的含量可能要大於果肉。比如,綠豆豆瓣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澱粉,而皮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如類黃酮、單...

閱讀詳情 »

老鼠蟑螂都避之唯恐不及!教你四招辨識致癌「毒筷子」!(歡迎分享!)小吃店裡的一次性筷子一抓一大把,方便快捷,拿來就用。可你是否知道,它們的保質期只有4個月?從2009年至今,多家媒體曾報導,市面上相當一部分一次性筷子都在「超期服役」。仔細觀察它們的顏色,你就會發現,有些筷子已經隱約生出了黑綠色的小黴...

閱讀詳情 »

醫療技術的進步和醫保制度的健全使人們長壽的機率大大增加。然而,更關鍵的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自我保健措施。英國《衛報》最新載文,總結出“讓你活得更久的9件事”。 1.多吃種子類食物。種子類食物包括五穀雜糧和堅果類等。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顯示,吃種子類食物過少是早亡的風險因素之一。...

閱讀詳情 »

左手大魚際就是隨身攜帶的救心丸 如果突然心悸、心絞痛、胸口憋悶,特別不舒服,請馬上用大拇指的指尖掐揉大魚際。用重力狠狠地掐九下,最好是把大拇指倒立過來,利用這樣一個強力刺激來緩解心臟的壓力。用這個方法急救,絕對勝似吃6顆救心丸。心臟不好的人每天必做的安心之法心臟不好的人最怕刺激,那麼平時的時候您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