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海邊戲水感染海洋弧菌 致死率高達5成

海邊戲水感染海洋弧菌 致死率高達5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中年男子,有糖尿病、肝硬化病史,但病情控制不良,血糖高達3、400,糖化血色素達10,日前陪妻子回越南探親,到海邊戲水時,腳底不小心被岩石劃傷;不料,隔天他持續發燒,送醫後,檢查發現腳底傷口起水泡,確診感染海洋弧菌,3小時後水泡竟擴散至大腿,雖然緊急截肢右大腿,並使用抗生素治療,但已引起全身性敗血症,不幸身亡。

海洋弧菌毒性強 死亡率達5成

素有「傷口達人」之稱的整形外科醫師陳建良指出,海水潛藏很多病菌,其中海洋弧菌是一種毒性非常強的致命性細菌,一旦傷口感染會起水泡合併紅腫熱痛,並伴隨高燒、意識不清,甚至導致壞死性筋膜炎,必須緊急截肢,嚴重恐引發敗血性休克而死亡,死亡率高達5成以上。

陳建良醫師表示,尤其皮膚有傷口、水泡、裂縫或隱藏傷口,如香港腳、富貴手,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罹患糖尿病、肝硬化,以及接受放化療的癌症治療患者),只要皮膚有細微傷口,海洋弧菌就容易趁機進入體內,且複製非常迅速,從局部感染變成擴散性感染,若未及時治療,患者數小時內就會死亡。

3大因素 傷口恐感染

陳建良醫師強調,皮膚有傷口不一定會造成致命性的細菌感染,通常要符合3大要素,包括:被感染者免疫力低下、細菌毒性較強致病性高、皮膚有傷口(也就是皮膚有傷口不一定會受到感染,然而一旦有傷口就很容易遭受感染),因此建議有傷口時不要接觸水,不論游泳池、海水,甚至是自來水,都容易增加傷口細菌感染風險;若不小心碰水,最好立刻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及75%的酒精消毒,避免傷口發生感染。

慎選傷口敷料 降低感染風險

那麼夏日戲水如何保護傷口?陳建良醫師建議,皮膚有傷口盡量不要碰水;若無法避免,則可使用具有防水及抗菌功能的傷口敷料,利用外層為防水PU膜封閉隔絕的特性,內層為滅菌、抗菌成分的水凝膠,同時保持傷口處於濕潤均衡的環境,可加速傷口癒合,並降低戲水時發生傷口汙染的風險。

傷口紅腫熱痛 立即就醫治療

陳建良醫師提醒,不論傷口是否有進水,戲水後應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及75%酒精消毒一次,並觀察傷口及周圍皮膚的外觀及狀況,如有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且疼痛感持續擴散,或是伴隨發燒,最好立即就醫尋求專業醫師治療,以免發生致命感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0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最新2011年癌登資料顯示,肝癌發生率佔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二,肝癌死亡率近10年來也一直位居台灣癌症十大死因前二位,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為提高民眾檢測病毒量的意願,於7月28日至9月28日舉辦世界肝炎日「免費做B肝篩檢 送您刮刮樂健康」活動,鼓勵帶原者重視篩檢自身B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0歲的陳先生,5年前開始身上出現莫名微紅點,一度以為是肝出了問題,經過檢查後發現,原來是乾癬惹的禍,透過生物製劑成功改善病情。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皮膚科邱顯鎰醫師指出,現在生物製劑對乾癬的療效明顯,高達六成的病患在接受三針的治療後,病情可獲得90%的改善。陳先生於5年前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美國老年醫學會於2006年所發表的統計資料顯示,超過6成的50歲以上長者,有超過3個月以上的疼痛問題,占比最高的前三名分別是,下背痛、關節痛和頭痛。多數人受到疼痛的惡性循環困擾,需長期仰賴藥物,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洪翊傑表示,現在透過「介入性疼痛治療」能緩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多數家長會自費施打疫苗,最新調查顯示,逾7成家長曾自費為孩子施打疫苗,每名孩子的平均花費為1萬3千多元,其他家長則無法負擔,認為疫苗價格太高而作罷,將孩子曝露在生病的風險中。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建議政府,推行部分負擔政策,可有效解決家長的經濟負擔。目前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