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海鮮絕對不能這樣吃....兩夫妻雙雙中毒,竟然就是因為他們摻著「它」一起吃!!

海鮮絕對不能這樣吃....兩夫妻雙雙中毒,竟然就是因為他們摻著「它」一起吃!!

前天下午,家住大連莊河市徐嶺鎮楊屯附近的一家人吃了隔夜的熟蝦姑、草莓以及西紅柿,結果夫妻二人出現上吐下瀉的食物中毒症狀,送往家附近診所治療病情未見好轉,5月3日夫妻二人又被送到莊河市中心醫院,遺憾的是終因搶救無效死亡。

海鮮絕對不能這樣吃....兩夫妻雙雙中毒,竟然就是因為他們摻著「它」一起吃!!

醫生
夫妻二人不治身亡

 

前天,記者與莊河市中心醫院進行核實。

 

該院重症監護室的醫務人員告訴記者,5月3日4點左右,一名49歲莊河婦女王某(化名)被緊急送往該院重症室進行搶救,「當時女子已經處於昏迷狀態,心率、呼吸非常微弱。經過1個小時的搶救後,女子確認已經死亡。當天6點左右,王某丈夫也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患者意識極其微弱,血壓不穩,最終搶救無效也死亡。 」

 

報料
疑為隔夜菜惹的禍

 

據劉先生介紹,夫婦二人都是莊河當地人,五一小長假孩子放假回家,夫婦二人特意從菜市場買了點鮮活的蝦姑、草莓、西紅柿,回家後他們將蝦姑煮熟後進行食用。

 

當天沒吃完還剩些,隔了一晚上後,夫妻二人尋思別浪費了,又把剩下的蝦姑、草莓、西紅柿給吃完了。之後兩人就出現腹瀉中毒的症狀,先是到家附近的診所紮吊瓶,但腹瀉情況並未緩解,5月3日凌晨夫婦二人病情加重,被送往莊河市中心醫院救治。

 

提醒
目前胃腸疾病高發

 

據該院醫生表示,往年五六月份是胃腸炎高發的月份。而且來醫院的病情都挺急,通過詢問病史發現,相當一部分患者並沒有不潔飲食,有的人說和家人吃的是一樣的東西,怎麼人家沒事,自己就不行了。

 

醫生分析,眼下是腸胃容易紊亂的季節,這個溫度下,細菌也開始大量繁殖,而大連的海鮮也開始大量上市了,不少人開始大吃特吃。胃腸炎發作也需要天時地利,比如你最近身體狀態不好,比較疲憊,本身腸胃功能又比較弱,猛吃上一頓,可能別人沒事,你就受不了。

 

醫生建議,不管身體素質怎麼樣,最好還是均衡飲食。愛吃海鮮的市民一定要購買新鮮的,一次吃得適量。

 

此外,醫生還建議,海鮮不能與水果混吃。由於魚、蝦、貝殼等海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葡萄、石榴、山楂等水果混吃,水果中的化學成分與海鮮中的鈣質結合形成的物質會刺激人的胃腸道,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同時醫生還提醒,如果吃了海鮮,再吃水果,應間隔2小時以上。

 

但海鮮雖然味道一級棒,卻在食用時有許多事情需要注意,有不少食物不能與海鮮一起吃。比如海鮮本身性寒,如果與寒涼的食物一起吃就會導致身體不適。下面為大家一一盤點與海鮮相剋的食物。

 

海鮮絕對不能這樣吃....兩夫妻雙雙中毒,竟然就是因為他們摻著「它」一起吃!!

  

1
海鮮不能與大量維生素C一起吃

蝦、螃蟹等甲殼類海鮮食材中含有一定的五價砷,這種物質本身對人體並無害,但是如果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五價砷就會轉化為三價砷,也就是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會導致急性砷中毒,嚴重時危及生命。

 

 

2
海鮮不能與寒涼食物一起吃

海鮮本身性寒涼,因此最好避免與其它寒涼食物一起食用,比如空心菜、黃瓜等蔬菜。並且吃完海鮮後也不應該立刻飲用汽水、冰水、雪糕等冰鎮飲品,以免過度寒涼導致身體不適。

 

 

3
海鮮不能與啤酒一起吃

食用海鮮的時候不能飲用大量的啤酒,否則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尿酸過多會沉積在關節或者軟組織中,從而引起關節和軟組織發炎。

 

海鮮絕對不能這樣吃....兩夫妻雙雙中毒,竟然就是因為他們摻著「它」一起吃!!

 

4
海鮮不能與水果一起吃

海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等營養元素,而水果則含有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鮮馬上吃水果,不僅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而且海鮮中的鈣還會和水果中的鞣酸相結合,形成難溶的鈣,對胃腸道產生刺激,甚至還會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吃完海鮮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再吃水果。

 

5
海鮮不能與茶一起吃

吃完海鮮不宜馬上喝茶的道理與不宜吃水果是一樣的。茶葉也含有一定的鞣酸,會與海鮮中的鈣形成難溶的鈣。食用海鮮前後喝茶,都會增加鈣與鞣酸結合的機會。因此,兩者最好也要間隔2小時以上食用。

相關推薦

我們常聽說,習慣決定你的命運,其實好姿勢也會影響你的人生,時時刻刻保持玉樹臨風的姿態,除了可以適時的減緩壓力,還可以提振工作與生活熱情! 現在的社會凡事講求速度、效率、生產力,因此每個職場人在工作上莫不承受著某種程度的壓力,尤其長時間打電腦坐辦公桌的知識工作者最容易產生的問題就屬腰酸背痛(泛指肩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之光!多囊腎病變目前無藥可治,台灣研究團隊領先全球,首度發現多囊腎相關病理機制,並研發重組蛋白質藥物。經動物實驗證實,有效減緩多囊腎病變惡化,病鼠的壽命也從原本25天延長為170天。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國際腎臟》。 研究歷時13年 成果獨步全球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歐洲一項研究發現,男性若接受睪固酮療法,可能增加嚴重血栓風險,在接受治療前六個月,風險最高。研究發現,男人接受男性荷爾蒙療法後,出現靜脈血栓風險上升63%,當靜脈產生靜脈血栓,便可能引起靜脈血管栓塞。美國心臟協會指出,這些血栓可能造成心臟病、中風、器官受損,嚴重甚至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想要懷孕的女性看過來,是否正在為懷孕會出現的體重增加而煩惱呢?其實,懷孕的過程裡,可分為前、中、後期,只要控制好體重,就不會有生孩子後體重破表的問題。婦產科醫師建議,要先知道自己的BMI,即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也就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