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消滅生理期小痘痘 吃對這些食物,重拾好「鋅」情

每逢生理期前夕,不只經前症候群來作怪,生理痘更彷彿雨後春筍般長個沒完?不想「滿面全痘花」,吃對食物,做好體內保養很重要!營養師表示,女性朋友想要成功抗痘,不妨可適度攝取對人體皮膚合成有益的含礦物質鋅食,以及富含維生素A、C、E的食物,就是有效重拾好「鋅」情的好方法。

消滅生理期小痘痘 吃對這些食物,重拾好「鋅」情

生理痘上身有原因 月經前夕,黃體素、雌激素下降是關鍵

不過,為什麼女性朋友在月經來潮前,總是容易長痘痘、膚況變呢?孫語霙營養師表示,這是因為這段期間女性體內的荷爾蒙——黃體素和雌激素會急速下降,導致雄性素較不被抑制。因此也就造成不少婦女朋友,在生理期前容易出現毛孔粗大、油脂分泌旺盛、粉刺增加、生理痘等皮膚問題發生。

吃出好「鋅」情 適量補充海鮮、豆類食物,有益皮膚健康

難道,面對惱人的生理痘問題,婦女朋友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嗎?對此,孫語霙營養師指出,雖然我們無法避免上述自然生理反應的變化,但仍可以透過吃對食物、補對營養素,來輔助調理、改善,譬如,適度補充含礦物質鋅的食物,像蛋白質含量較高的牡蠣、蝦子、螃蟹,以及其他肉類、豆類,或是全穀類、花生、南瓜子等堅果,就都是很好的補充來源。

消滅生理期小痘痘 吃對這些食物,重拾好「鋅」情

適度補充含礦物質鋅的食物,像蛋白質含量較高的牡蠣、蝦子、螃蟹,以及其他肉類、豆類。或是,全穀類、花生、南瓜子等堅果,就都是很好的獲取、補充來源。

礦物質鋅不僅參與許多人體內酵素的活化,同時還有維持上皮組織、黏膜、味蕾、免疫系統功能正常的作用。故適度攝取,能有助於皮膚組織蛋白質合成、增進皮膚健康。

消滅生理期小痘痘 吃對這些食物,重拾好「鋅」情

維生素C能幫助抗氧化,促進膠原蛋白形成。舉凡,芭樂、深綠色蔬菜、柑橘類、番茄等都是良好的獲取來源。

女性美肌必知!補對4大類營養素,保養由內而外更加分

除了推薦補充含礦物質鋅的食物外,孫語霙營養師指出,想要改善生理期膚況不佳、狂長痘的問題,婦女朋友日常生活多攝取下列食物,補充有益皮膚組織修復、合成,輔助抗發炎的4大類營養素,也是很好的自我保養選擇:

●維生素A:維生素A有幫助維持上皮組織正常型態與機能的好處,多吃紅蘿蔔、菠菜、花椰菜、蘆筍、南瓜、甜瓜、芒果等蔬果,有利補充。

●維生素C:抗氧化(抗老化),促進膠原蛋白形成,舉凡芭樂、深綠色蔬菜、柑橘類、番茄等,都是良好的獲取來源。

●維生素E:維生素E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能幫助皮膚組織修復和癒合。維生素E多存在於植物油、穀類、果仁、堅果類等食物中。

●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能夠有效對抗發炎,預防青春痘生長。含有豐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包括:亞麻仁油、鮭魚、鮪魚、鯖魚、旗魚、鱈魚、沙丁魚等。

想戰「痘」成功?這些NG食物少碰

不光要吃對食物,拒絕容易致痘的食物也很重要!根據研究發現,青春痘與高GI、高GL飲食、乳製品、高飽和脂肪及碘等因素,呈現正相關。因此,不想青春痘纏身,民眾在日常生活更應養成少碰油炸食物、甜食、糕餅、焗烤料理、泡麵等精緻醣類食物的習慣,才是成功戰「痘」的關鍵。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726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4歲的牛小弟,日前在家與堂弟嬉戲,不慎絆倒電熱水壺,造成全身12%三度燙傷;第一時間阿公、阿嬤立即脫下牛小弟衣服,並灑麵粉「降溫」,卻造成傷口更灼燒,差點造成傷口細菌感染。 剛學會走路兒童 最容易發生燙傷意外 根據陽光基金會105年社工服務統計報告顯示,12歲以下兒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感冒後開始出現呼吸困難症狀,小心可能心臟出問題。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名醫陳淮表示,門診中,有時會遇到一些年輕女性,感冒後幾星期,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肺積水、心臟擴大等症狀,一檢查發現是心肌炎,嚴重時,甚至需要出動葉克膜救治。 感冒後、免疫功能低下 很容易產生心肌炎 陳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肉癌並不常見,通常肉癌都是長在四肢,但是卻有人是長在腹部。就有一名七十歲婦人下腹部有悶脹感,就醫檢查被診斷為子宮肌瘤,要她定期追蹤,但是卻沒想到腹部越來越大,而且很不舒服;進一步就醫,結果竟然發現是肉癌,而且還長大到二公斤。 要尋求第二意見 收治這名婦人的大千綜合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在都會地區,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很方便、也較容易叫到計程車,年長患者、行動不方便或接受血液透析等慢性疾病、非急重症患者,就醫相對較方便。而偏鄉地區就不見得如此。無論國外、台灣醫界,一直都想改善這種醫療照護交通「可近性」(Accessibility)問題,美國研究團隊曾進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