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淋巴癌用藥「抑制癌細胞卻誘發B肝」更要命! 國衛院找出效益最佳療法

▲(示意照/翻攝自Pix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容易讓人輕忽,淋巴癌一向有「沉默的癌症」之稱,更要命的是,如果本身又感染B型肝炎,恐在淋巴癌的治療過程中導致B型肝炎病毒活化,引發肝臟病變,甚至死亡,而國衛院最新研究則發現,若能在治療初期進行「預防性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效益最佳。

在台灣,每年約有3500人罹患淋巴癌,為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9名。目前淋巴癌常見的治療方式為化學治療,如果患者為B型肝炎帶原者則需同時接受預防性抗病毒治療,避免因為B型肝炎病毒活化而引發猛爆性肝炎或肝衰竭等併發症。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癌症研究所及台大醫院研究團隊今(9)日發表共同合作研究成果,針對曾感染過B型肝炎的淋巴癌患者,依據現行做法遇到的困境提出兩種改善策略,即「常規B型肝炎病毒量檢測」及「預防性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並分析個別成本效益。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化學治療科主任許駿表示,過往研究已顯示,B肝帶原的患者在使用rituximab化療藥物後,有50%以上的患者其B肝病毒會被藥物活化;即便是過去曾感染B肝的非帶原者,也有10%到30%的機會被誘發再次復發。雖然癌細胞被抑制了,卻誘發B肝病毒造成肝臟病變。

此次研究成果就發現,相對於「常規B型肝炎病毒量檢測」的方式,若在淋巴癌治療初期進行「預防性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既能降低B型肝炎復發的機率,且比前者更具成本效益。

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所團隊指出,若能讓這些患者提早使用B肝抗病毒藥物,就可以一舉讓復發率從55%大幅下降至2.5%。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鄒小蕙指出,比起「常規B型肝炎病毒量檢測」的治療策略,「預防性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策略對於短期療程的患者將能省下9480元的醫療費用,若以每年治療1234位患者估算,每年約可減少1200萬的支出;其中,對於短期療程的高危險族群患者,若以每年治療309位患者估算,每年約可減少300萬的支出。

此外,鄒小蕙強調,定期監測B型肝炎病毒量的治療策略相對被動,如果能採取主動的預防策略,及早進行預防性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就能讓淋巴癌患者免受B型肝炎復發之苦,可謂雙贏策略。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北市查火鍋料驚見板豆腐含防腐劑 菜單標示「鴨血」非純鴨血

下半年疑似食品中毒通報案比去年同期多 3大高風險食物要小心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中秋將至,又到了吃柚子的時節。許多人都知道「吃藥不能配葡萄柚」,但你知道「柚子」也可能與藥品引起不良的交互作用嗎?藥安康藥局陳澤鈞藥師表示,柚子或葡萄柚與特定藥物共食時,都可能使血中藥物濃度異常升高,恐增加藥物的副作用或毒性發生的可能性;因此,平日若需服用降血壓、血脂或抗心律不整等特定藥物的民眾,吃...

閱讀詳情 »

入秋換季頻落髮美式數位植髮讓你不再怕禿 進入秋冬的季節交換期,你也有掉髮的問題嗎?其實進入秋天之後,落髮量會明顯比以往多,這是很常出現的「季節性掉髮」現象。根據臨床報告,每年入秋換季,落髮的就診比例大約多出兩成。MyHair生髮植鬍院長沈志龍醫師提醒大家,換季落髮看似平常,卻也不能掉以輕心,除了做好...

閱讀詳情 »

【記者周蘭君報導】每逢夏季,泌尿科門診腎結石求診患者明顯增加四~五成,主因多為夏天氣溫高、流汗多、尿量少,針對腎結石治療領域新跨越,過去治療方式以開刀取出、經皮腎穿刺手術、體外震波碎石手術、硬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等為主,其中經皮腎穿刺手術至今仍是大於2.5公分大顆腎臟結石的標準處理方式,惟腎臟是錯綜複...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雖然青少年時期是建立骨骼強度的關鍵期,但在任何年齡階段都可以靠著補充高鈣食物、維生素D和運動來增加其強韌度。以下有些重要觀念可以參考看看。 青少年時期是建立骨骼強度的關鍵期。直到大約30歲,我們的身體仍在建立骨骼,其中青少年時期是關鍵。骨質疏鬆症被稱為“老年人後遺症兒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