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淋巴腫大久未癒 以為「牽核仔」卻是瘤

淋巴腫大久未癒 以為「牽核仔」卻是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感冒或牙痛、咽喉痛時,上頸部與下巴交接處常會淋巴腺腫脹,長輩常會說那是「牽核仔」。一名64歲的張先生,日前右後下巴出現不斷抽痛,使其難以入睡,原本也以為只是「牽核仔」,但經治療20多天卻仍未緩解疼痛;輾轉到彰化醫院檢查,確診為腮腺腫瘤合併膿瘍,在清創切除腫瘤後,目前狀況已好轉。

淋巴腺腫大又疼痛 恐是腮腺腫瘤所致

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指出,一般上頸部的淋巴腺腫大,通常吃藥就可除去發炎情況,但張先生吃藥仍未緩解,且疼痛感超出常情,經電腦斷層發現其右下巴後方的腮腺有顆小腫瘤。而腮腺腫瘤一般不太會疼痛,張先生的反覆性抽痛來自腫瘤旁的膿瘍,加上其為糖尿病患,免疫力較低,因此造成深頸部細菌感染;此外,也可能是腮腺腫瘤擠壓,造成附近組織發炎。

許嘉方主任說,腮腺腫瘤大部分屬良性瘤,但其隨著時間可能演變為惡性腫瘤,於是就診當天下午就馬上為張先生進行手術,切除約1公分的腫瘤,同時將腫瘤旁的膿瘍清除。

淋巴腺腫服藥消炎 久未好轉應盡速就醫

許嘉方主任強調,「牽核仔」是淋巴腺腫大的台語俗稱,在頸部、腋下、鼠蹊部的淋巴腺較容易觸摸到。而淋巴負責對抗疾病感染,當有感染原侵入時,淋巴就可能會腫大,一般會出現壓痛的狀況;因此,若感冒或牙痛等發炎情況消失,淋巴腺腫大卻仍未好轉,就應盡速至耳鼻喉科找專業醫師詳細檢查,千萬不要不理睬。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2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案443),昨(31)日新增23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72,319例(含71,287例排除),其中累計443例確診(今日新增案443),分別為352例境外移入,5...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統計2013至2016年有高達8至9成的國人每日乳品類攝取不足1份,7歲以上國人鈣質攝取量僅建議量30至50%,6月1日正好是「世界牛奶日」(World Milk Day),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與職棒好手林智勝,共同呼籲「炎炎夏日早晚1杯奶 健康跟著來」適時補充牛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是世界聞名的美食王國,到處都是各種好吃的食物、點心零食、飲料,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你是否注意到自己吃的健康?高血壓、慢性腎臟病、心臟病、腦中風、胃癌等疾病都與過量的鹽分攝取有關,醫師指出,外食及食用加工製品都會導致鹽分攝取過高,尤其沾料和醬油含鹽量容易被忽視。國人攝取量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在防疫期間,許多專家建議可以多吃維生素A照顧眼睛、保護皮膚黏膜、提升免疫力。但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長期食用大量動物肝臟、魚肝油,或服用高劑量補充劑,可能導致維生素A中毒,建議透過多吃黃綠色蔬果的方式攝取。 聽說胡蘿蔔吃太多,會導致維生素A中毒,造成噁心、嘔吐、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