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淚溝顯疲態 醫師也難逃

淚溝顯疲態 醫師也難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開業診所院長陳諭正醫師多年來熱衷於登山、健行等戶外運動,年紀不過四十,體態與皮膚也保養得宜,卻常受到病人的關懷:「陳醫師,你怎麼看起來比上次更累了?沒有睡好嗎?」 

淚溝與眼袋大不同 別傻傻分不清

在作祟的或許不是別的,而是「淚溝」!淚溝的位置是由內眼角開始到下眼瞼,靠鼻側的眼窩凹陷,而形成原因是眼部肌膚底層的膠原蛋白流失及脂肪滑落。許多人時常無法分辨淚溝與眼袋之間的差異,但只要從側面觀察,就不難發現,眼袋是膨膨的突出物,帶有腫脹感、淚溝則是一條凹陷,隨著年齡的增幅越趨明顯。

植入劑填補淚溝效果好 目光炯炯神采飛揚 

陳諭正醫師解釋,以現在的醫美技術來說,可以藉由手術或選擇植入劑填補,這兩種方式可解決淚溝造成的無神、倦容等困擾;而臨床上,多數患者初次傾向於填補效果好、塑型效果佳的植入劑,不需動刀又沒有開放性傷口以及漫長復原期的優點,相當符合現代人想要「低調變美」的心願。

然而植入劑也有不足之處,注入淚溝之後,一定會被人體吸收,一旦代謝完畢,臉部原本的凹陷處會再度出現,治療的院所通常都會推銷患者再繼續補充,陳諭正醫師則建議,可以選擇同時具有填補以及刺激締結組織生長的植入劑,如2015年通過衛生福利部核准一款主要成分是合成的Poly-e-Caprolacton(PLC)聚E-己內酯微粒子植入劑,,可針對臉部凹陷處做暫時性的填補修正,此植入劑為25-50微米大小晶球,訴求便是利用身體的發炎反應來包覆微粒子並刺激締結組織的生長,由於此微粒子可被身體完全吸收,締結組織的生長會在幾個月內完全取代注入的膠狀載體,與其他填充植入劑最大的兩項差別,在於不需要大量補充、反覆注射的便利性,以及可縮短等待時間跟省去高頻率按摩。

為了讓理論與實務取得平衡,陳諭正院長日前也親身接受此款植入劑的注射治療,徹底了解患者所擔心的術後疼痛、腫脹,或敏感反應,根據陳諭正院長體驗,術後經過兩周的時間,植入劑與身體結合的狀況最為良好,外觀看起來柔順自然,患者也開玩笑道:「醫生睡飽有差。」

醫籲:尋找合格醫療院所、醫護人員及原廠醫材

眼下區域的肌膚較薄、血管豐富,注射深度必須足夠且施打盡量緩慢,以利植入劑均勻鋪在淚溝凹陷處,術後也要立即按壓,預防淤青。陳諭正院長也提及,門診時有遇到想要改善淚溝卻有不良治療經驗的患者,往往難以溝通甚至是得要再次建立醫病信賴關係,但只要專業醫師熟悉眼周組織結構且施做細心,就不用過度擔憂;因此,尋找合格的醫療院所、醫護人員及原廠醫材,才是患者們最大的功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9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柯欣妤報導)住在高雄美濃的一位87歲劉媽媽,有食道裂孔橫膈疝氣病況,去年因為早餐及午餐份量吃較多,兩餐間隔又太近,導致胃移位至胸腔,擠壓心臟造成呼吸衰竭,險些釀成心臟驟停。經過急救,以氣切裝設呼吸器治療,並於今年2月,進行手術將胃移回腹腔固定,術後五天,便不再需要呼吸器,能夠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大家都知道雄性禿會遺傳,就有一位23歲男子,家族裡爸爸、外公都有雄性禿,高中時期就開始落髮,大學時期更來到第五級脫髮;最近因為季節交替,落髮變得好嚴重,讓他非常擔心。皮膚科醫師提醒,雄性禿患者常會因為外型問題,而出現自信心低落、壓力大等狀況,這反而會讓落髮狀況更加嚴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7歲徐小姐,以為火氣牙齦才會長膿包,多休息、喝涼茶就能改善;不料,症狀越來越嚴重,直到耳朵腫脹悶痛就醫,檢查發現是腮腺結石;所幸,醫師採取「微創內視鏡手術」,成功擊碎結石並取出,沒有留下任何疤痕。傳統手術 後遺症大恐留疤徐小姐說,原本其他醫院醫師建議,從耳下切開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資料顯示,105年台灣2610位婦女死於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為女性十大死因第7位。雖然在發生率及死亡率未及男性,但女性懷孕、或患紅斑性狼瘡時,比男性更需注意身體狀況變化對腎臟的影響。今年的世界腎臟日結合婦女節,關懷身邊的女性,協助婦女接受醫療衛生服務;提高對疾病認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