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深靜脈血栓的治療與預防之道

深靜脈血栓的治療與預防之道

長時間久坐不動,恐使靜脈出現血栓,亦即深部靜脈血栓栓塞症,不僅影響血液循環,若未及時治療,更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損傷!琳安聯合診所院長王志軒醫師表示,若單腳感到發熱、發麻、腫脹時,就要懷疑可能是血栓作祟,最好及早就診檢查,依病況給予藥物或手術治療,即可改善病灶!然而,預防仍遠勝於治療,王醫師提醒,長途旅行也別忘了適時起身走動,或穿上醫療等級的彈性襪,都有助預防靜脈病變與血栓發生。

 

深靜脈血栓的治療與預防之道

 

若久坐時發現單腳出現發熱、發麻、腫脹等不適症狀時,就該懷疑是不是靜脈病變所致!王志軒醫師表示,目前在門診即可利用血管超音波檢查病患是否發生深部靜脈血栓,並評估採注射或口服抗凝血劑等藥物治療,並穿上標準醫療等級彈性襪以改善病灶。然而,若當血栓剝離,沿著血管移動到肺部,可能會因為肺部血管徑過細,造成肺栓塞,這時除了給藥治療之外,還要住院觀察,以免造成更多的併發症,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

 

然而,王志軒醫師也提醒,疾病是預防勝於治療,為降低靜脈病變問題,最重要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避免長時間維持相同的姿勢;若是長時間搭車、搭機時,一定要適時起身活動,幫助下肢血液回流。此外,建議也可穿上標準醫療等級的彈性襪,給予腿部壓力有助於減少病變靜脈的擴張,當靜脈內血流速度變快,可增加靜脈壁纖維溶解的活性,進而降低血栓發生的風險!

 

深靜脈血栓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心臟血管外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琳安聯合診所院長 王志軒醫師

 

延伸閱讀:

【靜脈曲張的類型】 http://havemary.com/article.php?id=4815

【深靜脈血栓的常見症狀】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222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深靜脈血栓的治療與預防之道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劉宇軒 范綱儀/台北報導 想要繼續捐疫苗,卻等不到國家善意回應嗎?永齡健康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今(1)日上午對媒體表示,自己有心要捐助疫苗,但「國家沒有提出這樣的需求」、「我等了一年多了」。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則回應,國家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表現傑出、有「國民女婿」之稱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被中央防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爆出深夜突然請假,原因是為了回家洗衣服,「髒衣服太久沒洗,再不洗就沒衣服穿了」,讓他十分心酸,消息一出,有民眾想送洗衣機,連行政院長蘇貞昌都公開催婚,羅一鈞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23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4例本土個案及132例境外移入(7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而在今日有病例的9個縣市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點名新北增加40例最多,且目前從病毒...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確診個案今(1)日一舉破百,再創這一波疫情以來的新高,明天就要開始清明連假了,民眾該怎麼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該做的事情還是去做,只要把口罩戴好,勤洗手跟維持社交距離,也不考慮升級;另外,外界擔心基隆的「類普篩」如果拖到清明連假後再做可能太晚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