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清潔耳垢,棉簽其實很不安全?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來源:https://www.livescience.com

 

清潔耳垢,棉簽其實很不安全?

 

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有一些很不起眼的「危險時刻」,比如用棉簽來清除耳垢。許多醫生都認為這是一件對耳朵有很大潛在危險的事情。之前,來自以色列的一項研究發現,這個簡單的日常行為是造成耳膜破裂40%的原因。

 

但以色列最新的一項研究又表明,實際上用棉簽掏耳朵並不是耳膜破裂的最常見原因。 相反,鈍傷才是造成耳朵受傷的主要原因。

 

鼓膜是耳朵內組織的狹窄層,它能像鼓或揚聲器一樣振動,使我們聽到聲音。 但耳膜也是外耳和中耳之間的屏障。 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的資料,當它被刺破時會引起疼痛,進而導致聽力下降,並增加耳朵的易感性,因為此時細菌可以深入到耳朵里。

 

在最新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獲取並統計了2012年至2016年的80例鼓膜穿孔的病人醫療記錄,其中20例是兒童。研究人員統計了每個病例的病發原因、部位、嚴重程度和恢復情況。該項研究的主要成員——色列特拉維夫大學醫學中心耳鼻喉科醫生Doron Sagiv博士說:「我決定研究鼓膜損傷的統計數據,是因為我希望通過了解主要原因,鼓勵更多的醫生建議他們的病人避免使用棉簽來清潔耳朵。同時幫助大眾建立正確的認知,消除其中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避免的危險因素。」但最終,研究團隊驚訝的發現僅有5%需要手術修復的骨膜穿孔病患是因為用棉簽清潔耳洞所致。

 

那什麼才是骨膜穿孔的主要原因?鈍性創傷,它佔了全部病例病發原因的56%。鈍性創傷使耳膜穿孔的原因是壓力——過強的壓力或負壓力促使耳膜破裂。鈍性創傷具體有哪些?比如用手敲打耳朵,用手掌擠壓耳朵。這樣做會給耳膜一側產生巨大的壓力,而另一側的壓力則要小得多。研究人員表示,為了平衡整個耳道的壓力,耳膜就有可能會穿孔。而且因為壓力是快速變化,所以耳膜的破裂也是瞬間性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因為手部的問題導致的壓力不平衡,還有一個極度「負壓」的例子就是過於強烈的親吻。

 

通覽整個研究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壓力才是導致耳膜穿孔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生活中,遇到耳朵有異物進入、耳朵痛、癢時,我們最好採取其他方式來處理,而不是用手拍打或者擠壓耳朵。

 

反過來,我們再看用棉簽處理耳垢這件事,雖然它並不是導致耳膜穿孔的主要因素,但是由於耳內構造複雜,很少有人能把控好棉簽進耳的力度、深度,所以還是不介意用棉簽來清潔耳朵。那到底什麼才是正確清理耳垢的方式?其實一般而言,耳垢不必人工清除,它會在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下頜運動,藉助耳道類的汗毛的推動作用,自動被排出。

相關推薦

記者 李訢愷/台北報導 中國國民黨今(28)日下午召開公投小組會議,做出四項決議,除了強調防疫優先,但政府也不可沒收人民公投的權利。此外,要求政府說清楚如何讓人民安心投票,並要求中選會必須在本週五(7月2日),明確告訴外界828公投是否如期舉行。國民黨強調,無論是哪一天舉辦公投,國民黨都已有完整規劃...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台灣累積COVID-19的確認個案已經超過上萬例,陸陸續續有許多國人確診出院、或是離開防疫旅館返家休養,然而,在身體幾乎驗不到病毒,傳染他人的風險已經微乎其微之後,這些個案是否有留下任何後遺症呢?中國醫藥學院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姜學斌提醒大家,即使已經返家之後,仍要持續觀...

閱讀詳情 »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高雄市遊覽車、計程車薪資補貼3萬元 ,目前皆已100%撥款入帳;市府交通局呼籲新加入或去年未申請領取補助的駕駛人儘快於本(6)月30日前辦理線上申請。 交通局表示,高雄市計程車9510人、遊覽車1537人,薪資補貼3萬元由高雄區及高雄市區監理所積極辦理於本月21日前都已全部入...

閱讀詳情 »

COVID-19全球疫情嚴峻,國內本土疫情瞬息萬變,全國醫療量能負荷日益龐大,醫護人員仍繼續堅守崗位,絲毫不敢鬆懈。 學生志工楊定凱、陳凱、朱奕丞及朱奕璇,自小跟著父母擔任志工,服務社會,目前於美國求學,近期返國亦特別撥出時間參加榮欣志工隊的防疫及關懷活動,服務過程中實際觀察到醫護人員冒著風險堅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