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清潔耳垢,棉簽其實很不安全?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來源:https://www.livescience.com

 

清潔耳垢,棉簽其實很不安全?

 

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有一些很不起眼的「危險時刻」,比如用棉簽來清除耳垢。許多醫生都認為這是一件對耳朵有很大潛在危險的事情。之前,來自以色列的一項研究發現,這個簡單的日常行為是造成耳膜破裂40%的原因。

 

但以色列最新的一項研究又表明,實際上用棉簽掏耳朵並不是耳膜破裂的最常見原因。 相反,鈍傷才是造成耳朵受傷的主要原因。

 

鼓膜是耳朵內組織的狹窄層,它能像鼓或揚聲器一樣振動,使我們聽到聲音。 但耳膜也是外耳和中耳之間的屏障。 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的資料,當它被刺破時會引起疼痛,進而導致聽力下降,並增加耳朵的易感性,因為此時細菌可以深入到耳朵里。

 

在最新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獲取並統計了2012年至2016年的80例鼓膜穿孔的病人醫療記錄,其中20例是兒童。研究人員統計了每個病例的病發原因、部位、嚴重程度和恢復情況。該項研究的主要成員——色列特拉維夫大學醫學中心耳鼻喉科醫生Doron Sagiv博士說:「我決定研究鼓膜損傷的統計數據,是因為我希望通過了解主要原因,鼓勵更多的醫生建議他們的病人避免使用棉簽來清潔耳朵。同時幫助大眾建立正確的認知,消除其中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避免的危險因素。」但最終,研究團隊驚訝的發現僅有5%需要手術修復的骨膜穿孔病患是因為用棉簽清潔耳洞所致。

 

那什麼才是骨膜穿孔的主要原因?鈍性創傷,它佔了全部病例病發原因的56%。鈍性創傷使耳膜穿孔的原因是壓力——過強的壓力或負壓力促使耳膜破裂。鈍性創傷具體有哪些?比如用手敲打耳朵,用手掌擠壓耳朵。這樣做會給耳膜一側產生巨大的壓力,而另一側的壓力則要小得多。研究人員表示,為了平衡整個耳道的壓力,耳膜就有可能會穿孔。而且因為壓力是快速變化,所以耳膜的破裂也是瞬間性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因為手部的問題導致的壓力不平衡,還有一個極度「負壓」的例子就是過於強烈的親吻。

 

通覽整個研究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壓力才是導致耳膜穿孔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生活中,遇到耳朵有異物進入、耳朵痛、癢時,我們最好採取其他方式來處理,而不是用手拍打或者擠壓耳朵。

 

反過來,我們再看用棉簽處理耳垢這件事,雖然它並不是導致耳膜穿孔的主要因素,但是由於耳內構造複雜,很少有人能把控好棉簽進耳的力度、深度,所以還是不介意用棉簽來清潔耳朵。那到底什麼才是正確清理耳垢的方式?其實一般而言,耳垢不必人工清除,它會在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下頜運動,藉助耳道類的汗毛的推動作用,自動被排出。

相關推薦

台灣睽違253天,今天再度新增本土確診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跨年等大型集會活動5大原則,要求居家隔離、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者等不得參加相關活動。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也設了「天網」,全部都查得到,所以前述對象「不能參加就不要參加」。陳時中今天晚上親上火線宣布跨年等大型集會活動5大原則,...

閱讀詳情 »

紐西蘭籍男機師掀起台灣本土染疫風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透露,因為男機師是機長,所以「沒有人勸他」戴上口罩。機師工會今天晚間也踢爆說,儘管其他一同執勤組員勸告提醒,但機師仍不與理會、語意囂張,事後同飛組員填寫報告通報公司,才東窗事發。指揮中心調查,紐西蘭籍男機師(案765)在11月29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的染疫紐西蘭籍男機師,執勤不戴口罩,接受疫調時又規避隱瞞,但航空公司卻沒有任何罰則,防疫角色似乎不見了,引發外界質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2)日回應強調,正研擬比照針對船東的管理方式,只要航空公司無法落實防疫管理,一樣要開罰,若比照最重就是百...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0本土破功,直接衝擊接下來的耶誕、跨年活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晚間緊急跟各地方政府視訊開會討論,達成共識,指揮官陳時中親自宣布新措施,儘管不取消活動、也不限制人數,但要求全程得戴口罩,否則開罰;同時禁止3類民眾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