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減少孩子打針痛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如果你問美國和台灣的孩子,最害怕去醫院的原因是什麼,他們多半會回答是害怕打針。這種[打針恐懼症]因為太普遍了,讓父母遲疑不決要不要帶孩子去注射流感疫苗,甚至其他必要的預防針。小兒科醫師已經發現,減輕打針的痛苦,不僅是幫助孩子,也幫助父母。

明尼蘇達兒童醫院開始沿又,希望能夠減輕,甚至完全去除打針的疼痛。費蘭茲朵夫醫師說,父母若想要減輕或是去除在小孩身上打針或是抽血的疼痛,要確保醫院有提供下面四項保證。

減少孩子打針痛苦

1.在皮膚上塗麻藥

安麻樂乳膏是藥房都可以買到的局部麻醉乳液,可以在打針前的三十分鐘塗在皮膚上,對於減輕打針的痛楚很有幫助。

2.打針時讓嬰兒吸母乳或吸奶嘴

對一歲以下的嬰兒打針,讓他們一邊哺乳時、吸吮奶嘴、或是果汁時施打疫苗,轉移嬰兒的注意力,實驗證明減輕對打針帶來的疼痛很有幫助。

3.別讓孩子躺下打針

打針時別讓孩子躺下來,這會嚇壞他們。讓他們直立坐在父母的腿上。

4,提供讓孩子分心的東西

雖孩子年紀不同提供讓他們分心的東西、玩具,甚至是手機或是iPad。

為了減緩孩子對打針的恐懼,過去父母常在打針前一再告訴孩子[打針不會痛]或是[一下就過去了]等語句,但是這些話只會告訴孩子父母心中的焦慮,讓孩子更害怕打針這件事。取而代之的,父母可以使用[分心法則],建議孩子打針時可以做什麼事讓自己分心,像是深呼吸、玩玩具等。

老實說,孩子不是唯一害怕打針的族群,有不少的成人也害怕打針。因此,幫助孩子不害怕打針,同時也能幫助許多成年人。

資料來源:https://www.nytimes.com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鎖定臨床治療新趨勢的再生醫學,三軍總醫院開出國內第一槍,今(22)日宣布與國內企業團隊共組再生醫療「國家隊」,將改造舊有的汀州院區,規劃千坪的國家級細胞治療與細胞製程中心,預計明年開始,可以針對癌症、困難傷口、腦中風以及慢性關節炎...

閱讀詳情 »

吃火鍋煮蝦時會發現蝦子煮熟時除了身體顏色變紅之外,蝦身周圍也會出現不少橘紅色的泡泡,這是什麼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煮蝦時出現的橘紅色泡泡主要是蝦紅素混合了凝固變性的蛋白質的產物,是食材加熱的正常反應喔。  水煮蝦時常常會發現蝦子身邊浮出一些橘紅色的泡泡,這是什麼東西呢?廖嘉...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7月屢創高溫紀錄,千萬別把勿把心肌梗塞誤當中暑!國健署提醒,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一旦發生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8大危險症狀,可能是心臟病徵兆;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也千萬...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飛往曼谷航班,近日屢傳有旅客下機「高燒」被泰方扣留採檢,繼本月15日一班載有223位旅客的長榮航空班機有6名泰國人出現高燒症狀、後證實虛驚一場後,今(21)日長榮班機又傳9人被扣留,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回應正了解中,但上次經驗顯示,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