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減少室內空汙 擺設盆栽是不錯的選擇

  細懸浮微粒(PM2.5)為致癌物質,如何減少空汙已經成為全民運動,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如果在家裡擺設闊葉盆栽,就能改善空氣品質,不過,夏季時臭氧濃度較高,應注意通風和減少陽光直曬。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莊凱任、莊校奇等人最新研究指出,種植盆栽的家庭,空氣汙染物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比沒有盆栽的家庭低,兩者最高可相差1.29倍,該研究已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研究團隊觀察量測60個家庭,其中30個家庭種植8到21盆栽不等,另外30個家庭則種植2盆以下或沒有盆栽,研究並統計植栽種類,有52.3%家戶都有種植黃金葛,其次為虎尾蘭27.6%,15.7%則是種植常春藤。

  研究發現,在室內擺放盆栽的家庭,空氣品質比一般家庭來得好,尤其在夏季,擺放盆栽的家庭所測到的PM2.5濃度為9.7微克/立方公尺,盆栽數少於2盆的家庭室內PM2.5濃度為14.5微克/立方公尺,兩者相差4.8微克/立方公尺。

  值得注意的是,擺放盆栽的家庭,雖然PM2.5濃度較低,但一到了夏天溫度飆至30度以上,有盆栽的家庭,空氣中的異戊二烯與臭氧濃度也隨之攀升,夏季臭氧平均濃度達59.7ppb,沒有盆栽的家庭臭氧平均濃度為36.2ppb。

  「植物芬多精透過光化反應會變成臭氧」莊凱任說,因為異戊二烯與都市中常見廢氣會結合成臭氧。事實上,不僅植物芬多精透過光化反應會變成臭氧,包括影印機、印表機,也會產生臭氧,因此擺放相關設備的室內環境應保持良好通風

  莊校奇提到,研究團隊也發現,經常暴露於環境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將導致短期記憶下降,引起大腦結構改變與腦部發炎反應,持續3個月與6個月暴露空汙,則大鼠腦部體積會增加,甚至腦水腫。

  不少研究證實,家有闊葉植物可改變空氣流速,讓懸浮微粒沉降在葉片上,如同自然的空氣清淨裝置。莊校奇認為,很多人居家使用空氣清淨機,不過,清淨的範圍有限且有死角,若是能在居家角落放置闊葉、半日照植物,甚至兩者搭配,效果會更好。

相關推薦

▲(照/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竹一位14歲國中少女,過去一個多月來持續出現咳嗽、流鼻水和非常嚴重的皮膚搔癢,體重也一個月減輕3公斤,晚上睡覺常盜汗,本來以為只是過敏症狀罷了,直到發燒和咳嗽症狀加劇就醫,醫師詳細檢查發現竟是惡性淋巴癌的何杰金氏淋巴瘤第二期,胸部縱膈腔已...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鼻竇炎反覆發作好不了,竟是「愛美」惹的禍!一名28歲女子,左側鼻子出現鼻塞、嗅覺異常,還伴隨劇烈頭痛的症狀,就醫檢查後,確診罹患了單側鼻竇炎,鼻腔內積了很多膿性鼻涕,雖然手術順利清除發炎病灶,鼻腔不適與感冒症狀仍反覆發生,醫師最後才...

閱讀詳情 »

▲(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節不管吃的是南部粽、北部粽,熱量千萬要斤斤計較!營養師提醒,市售粽子多以糯米製成,且使用高油脂五花肉食材,不僅纖維質含量少,熱量更高達500到600卡,以體重50公斤者為例,一顆粽子下肚需要健走2小時(約30圈400公尺操場)才能消...

閱讀詳情 »

抗生素是臨床上很常見的用藥之一,尤其用以對抗細菌感染,遵照醫囑正確使用便能藥到病除。然而,若是濫用抗生素、任意停藥等錯誤用藥行為不但可能會延誤治療、使病症惡化,甚至會造成細菌出現抗藥性,恐嚴重影響日後疾病治療的困難度。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提醒,正確使用抗生素是維護個人用藥安全的關鍵步驟,也呼籲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