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減少室內空汙 擺設盆栽是不錯的選擇

  細懸浮微粒(PM2.5)為致癌物質,如何減少空汙已經成為全民運動,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如果在家裡擺設闊葉盆栽,就能改善空氣品質,不過,夏季時臭氧濃度較高,應注意通風和減少陽光直曬。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莊凱任、莊校奇等人最新研究指出,種植盆栽的家庭,空氣汙染物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比沒有盆栽的家庭低,兩者最高可相差1.29倍,該研究已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研究團隊觀察量測60個家庭,其中30個家庭種植8到21盆栽不等,另外30個家庭則種植2盆以下或沒有盆栽,研究並統計植栽種類,有52.3%家戶都有種植黃金葛,其次為虎尾蘭27.6%,15.7%則是種植常春藤。

  研究發現,在室內擺放盆栽的家庭,空氣品質比一般家庭來得好,尤其在夏季,擺放盆栽的家庭所測到的PM2.5濃度為9.7微克/立方公尺,盆栽數少於2盆的家庭室內PM2.5濃度為14.5微克/立方公尺,兩者相差4.8微克/立方公尺。

  值得注意的是,擺放盆栽的家庭,雖然PM2.5濃度較低,但一到了夏天溫度飆至30度以上,有盆栽的家庭,空氣中的異戊二烯與臭氧濃度也隨之攀升,夏季臭氧平均濃度達59.7ppb,沒有盆栽的家庭臭氧平均濃度為36.2ppb。

  「植物芬多精透過光化反應會變成臭氧」莊凱任說,因為異戊二烯與都市中常見廢氣會結合成臭氧。事實上,不僅植物芬多精透過光化反應會變成臭氧,包括影印機、印表機,也會產生臭氧,因此擺放相關設備的室內環境應保持良好通風

  莊校奇提到,研究團隊也發現,經常暴露於環境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將導致短期記憶下降,引起大腦結構改變與腦部發炎反應,持續3個月與6個月暴露空汙,則大鼠腦部體積會增加,甚至腦水腫。

  不少研究證實,家有闊葉植物可改變空氣流速,讓懸浮微粒沉降在葉片上,如同自然的空氣清淨裝置。莊校奇認為,很多人居家使用空氣清淨機,不過,清淨的範圍有限且有死角,若是能在居家角落放置闊葉、半日照植物,甚至兩者搭配,效果會更好。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何豪毅/台北報導 國人用藥安全有待政府給予更多關注。民進黨立委高嘉瑜今(10)日與《中華民國藥物過敏關懷協會》共同召開記者會,公布大批藥物嚴重過敏產生的「史帝芬強生症候群」及「毒性表皮壞死症」案例,呼籲政府將藥物不良反應納入重大傷病項目,並希望能擴大藥物基因檢測,保障用藥安全。 高嘉...

閱讀詳情 »

▲(照/國衛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拚國產疫苗抗新冠肺炎,國衛院今年初就投入開發,繼7月選定DNA疫苗作為開發主軸之後,國衛院今(10)日進一步發表DNA疫苗在倉鼠的初步動物實驗結果,施打疫苗後的倉鼠不僅體重與活動力不受明顯影響,且肺臟病毒量亦大幅下降,針對疫苗產生的保護效果,研究...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新移民」人數,最新統計數字,日本已經超越柬埔寨,成為跨國婚姻第5大國,而隨著移工及跨國婚姻移民的增加,打進「113保護專線」求助的聲音也多了日語,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今(10)日就宣布即日起新增提供日語通譯服務,未來受暴民眾撥...

閱讀詳情 »

老是尿不乾淨、頻頻跑廁所讓人困擾不已,到底為什麼會頻尿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頻尿的成因眾多,舉凡尿路感染、婦科問題、攝護腺問題、糖尿病等都會造成頻尿,建議接受醫師診斷以找出病因,方能改善症狀。  造成頻尿的成因眾多,常見原因包括: 1. 尿路感染:舉凡膀胱炎、尿道炎都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