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減重最怕反彈溜溜球效應 中醫針灸穴位埋線對症治肥胖

減重最怕反彈溜溜球效應 中醫針灸穴位埋線對症治肥胖減重最怕反彈溜溜球效應 中醫針灸穴位埋線對症治肥胖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減重方式百百種,但透過節食、不吃澱粉、吃瀉藥、不吃油脂,或者聽信來源不明的偏方,很容易導致減重過程失敗、容易復胖,甚至賠了健康。現在有愈來愈多人選擇服用中藥、針灸及穴位埋線等中醫減重方式,原理主要是根據個人體質不同,針對身體的缺少給予補足或過剩助其瀉之,體重就能獲得調整,減重過程相對安全、副作用低。


肥胖類型好幾種 中醫不同類型對症下藥


肥胖的成因主要來自於外在與內在2方面,前者可能因錯誤飲食習慣、少運動、藥物副作用等;後者可能源於遺傳、荷爾蒙失調、高胰島素血症及中樞神經異常等。麗馨中醫診所院長沈瑞斌醫師表示,臨床上最常見的肝氣鬱結型肥胖、脾胃積熱型傾向長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造成;脾腎兩虛型身體渾圓、面目易浮腫;肝腎陰虛型常熬夜、肝腎、新陳代謝功能變差,荷爾蒙混亂。以上情況都可能造成肥胖的結果,中醫對症下藥,或採用不同的穴道治療,加快新陳代謝、脂肪燃燒、達到調節荷爾蒙的目的,對於減重就能收效。


中醫治療減重針對肝氣鬱結型,採用柴胡疏肝湯、小柴胡湯或逍遙散等;脾胃積熱型開立清胃藥方、清胃散等;脾腎兩虛患者容易浮腫肥胖,可服用四君子湯,再搭配六味地黃丸;肝腎陰虛型常用腎氣丸等;脾虛、脾濕、痰濁患者,可使用二神湯、或溫膽湯。飯後服藥能幫助身體燃燒代謝、飯前服用則可添加薏仁、何首烏,達到抑制食慾的目的。若問診時發現患者本身心氣較虛,也會使用生脈飲、炙甘草湯等,有助基礎代謝率提高。


針灸減重刺激經絡 埋線減重減少回診次數成效更快


除了服用中藥減重,針灸治療及穴位埋線也是不少人會搭配使用的減重方式,沈瑞斌指出,針灸減重主要集中任脈,脾經、胃經,帶脈、腎經、膽經等幾條經絡,針對腹部的中脘、下脘、水分穴或氣海、關元穴,以及天樞、大橫、帶脈,加上小腿的足三里、陽陵泉、豐隆等穴位,針對個人臨床表現搭配施針。不過,針灸因每次留針約半小時,每周需針灸2至3次才能維持效力,對於無法定期針灸的忙碌上班族,恐效果有限。


埋線減重的速度較快,過程約1至2分鐘,一般會先做體表消毒,在無菌過程中將羊腸線置放進入穴位區,隨著蛋白質成分逐漸分解、刺激局部穴位,約可維持7至14天,接著再進行第2次不同穴位的埋線,通常對自己身材滿意即可停止療程,通常1次埋12至16處穴位就很足夠,坊間曾聽說埋線達80條,效果無法加乘,甚而擾亂氣血循環。


健康飲食加規律運動 維持身材減重不反彈


很多人認為中醫減重搭配服藥、針灸或埋線即可,不需要配合飲食與運動,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沈瑞斌強調,減重者必須先選擇適合自己的減重方式,中醫減重每天能輔助消耗掉800至1,200卡路里的熱量,但先決條件是飲食習慣與食量必須固定,每餐澱粉類、蔬果、蛋白質等營養需均衡攝取,避開麵包、餅乾,選對全穀類、米飯、薏仁、玉米、地瓜、南瓜等較優質的澱粉類,一樣能吃飽,卻能有助循序漸進的減去體重。


通常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與固定用餐量,至少需為期3個月,因此不論使用何種中醫減重方式,每天要可以維持至少半至1小時散步、喝足體重4%的水量(假設體重80公斤,每日飲水量:80×4%=3.2kg=3,200 c.c.),以加速身體循環代謝。初期會設定減去體重10%為目標,但若體型過胖者,則建議減掉20%最恰當。沈瑞斌強調,中醫減重治療如同行為矯正,一旦調整為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日後再復胖的機率也會降低。


更多NOW健康報導
▸舞蹈老師上課怕漏尿! 婦科醫師:擺脫溼控人生有方法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正值開學之際,兒少自殺事件卻仍頻傳!日前在新北市及台南市卻分別發生二起兒少自殺案件,不幸的是,其中一名少女傷重不治,讓親人哀傷不已。根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的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自殺案件為15至24歲人口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僅次於意外事故傷害。同時,依「兒童青少年精神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倢芯報導)國人常因工作勞累而引起背部疼痛,起初不以為意,然後可能因為輕忽症狀而逐漸導致痛到無法彎腰,影響工作及生活,最嚴重的情況便是導致「椎弓解離」。如此的情況尤其是在從事搬運粗重工作者身上時常看見,平時忍功一流,直到無法搬運重物,或是蹲下時才會驚覺「事情大條了」!藥物無法改善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肺癌治療非常棘手,以往用藥成效不彰,直到2000年以後陸續有了第三代化學藥物問世,患者存活期可從平均6~9個月延長到12~14個月。在2000年初,醫界發現EGFR基因突變是影響肺癌的重要因子,陸續研發對抗EGFR的標靶藥物,標靶藥物比過去傳統化療的副作用明顯降低;然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腹藏15公分大腫瘤 達文西微創手術清乾淨28歲的林姓患者,身體一直沒有異狀,但健康檢查進行MRI磁振造影後,才發現右後腹腔有一個非常巨大的腫瘤(最大徑15公分),求診很多醫師,大多給予惡性腫瘤的臆斷,讓患者非常的擔憂;後來由北榮血液腫瘤科主任建議到台中找童綜合醫院研發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