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湯麵、火鍋含鈉量驚人,更容易導致慢性疾病!想減少鈉的攝取?營養師建議,可以這樣做....

湯麵 火鍋含鈉量驚人,更容易導致慢性疾病!想減少鈉的攝取?營養師建議,可以這樣做....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國人外食比例高,一不小心就容易攝取過高鹽分。根據臺北市衛生局統計,北市十大死因中與鹽份攝取過多導致之慢性疾病占32.8%,如心臟疾病、高血壓、腎病變等,而近1/3的市民對鹽分攝取過多並不自覺;營養師表示,外食應注意少調味、少喝湯,以避免造成身體負擔。

 國人男女鈉攝取量均超標

依照衛生福利部建議,成人每日鈉的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鹽6公克,而根據調查發現,19~64歲男性及女性每日鈉(鹽)攝取量分別為4580毫克(鹽11.5克)及3568毫克(8.9克),均已超過建議食用量。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於週邊商圈啟動「減鹽計畫」,首波調查10項餐點的含鈉量,其中,豬肉鍋燒麵的含鈉量達1200毫克,吃一碗就佔了每日鈉攝取量建議值的一半,其次依序為排骨酥麵1166毫克、什錦蔬菜拉麵740毫克。

湯底調味、沾醬 造成鈉攝取過多

北醫附醫周相德營養師分析,餐飲業者為增加餐點的風味,在烹調湯底的過程中會添加鹽、味精或鰹魚粉等調味料,盛裝時若再淋上醬油或肉燥等醬汁提味,即使只是吃一碗普通湯麵,鈉的總攝取量也可能超標,因此,減鹽輔導重點以調整調味料比例及湯底為主。此外,民眾用餐時應盡量避免沾醬,以烏醋為例,1湯匙(15毫升)烏醋的含鈉量就有236毫克。

天氣漸涼,除了湯麵外,熱騰騰的火鍋常是民眾用餐的不二選擇,但周相德營養師提醒,火鍋鈉含量更驚人,以麻辣鍋及泡菜鍋為例,單人火鍋湯底含鈉量至少2000毫克以上,火鍋中常加的貢丸、蝦餃及魚餃等加工食品,一個平均含鈉量約70毫克,沾醬調味料如醬油、辣椒醬及豆瓣醬等,平均1大匙鈉含量甚至可高達約600毫克以上,不知不覺中就食入過多鈉,造成身體負擔。

2少2要 減輕身體負擔

日常飲食如何減少鈉的攝取,周相德營養師建議,秉持「二少二要」的原則,包括少加調味料、少喝湯、要單純、要新鮮,確保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兼顧健康的身體;烹調時改以香菜、辣椒及蔥薑蒜等新鮮辛香料增加香氣及風味,取代高鈉含量的調味料或醬油膏等。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48歲王小姐肩痛3個月,一開始僅口服止痛藥控制,沒想到疼痛絲毫沒有改善,手臂上舉難度提高,連平常簡單的扣內衣的動作也無法做到,到門診就醫被診斷為「沾黏性肩關節腔炎」,即俗稱的「五十肩」。透過高解析度超音波導引實施「肩關節囊擴張術」將肩關節沾黏撐開,再搭配「神經阻斷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年齡是女人的秘密,研究顯示,老化現象比更年期更讓女性憂鬱!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女性人口45-55歲比例佔全部女性的17.4%,根據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研究指出,負面情緒和憂鬱症狀在「停經過渡期」最嚴重,「停經後期」的晚期最輕微。 將女性以生殖老化分期為標準 該研...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46歲的陳女士在定期超音波檢查中發現異常病灶,進行粗針切片檢查後,左邊乳房確診為惡性乳癌;因過去左邊乳房曾有異常腫瘤的病史,近日又被診斷出乳癌,陳女士接受乳房切除手術。此案例也是國內第一位全程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乳房全切除手術成功的患者。 只在腋下留下3公分的小傷...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瞑大一寸」幼兒期的寶寶成長快速,期間要怎麼樣才能吃的頭好壯壯是許多媽媽的共同疑問。幼兒期的腦部及神經系統發展較其他器官迅速,在幼兒1歲時,腦部重量約為成人50%,因此2歲以前因應腦部快速發育建議在食物烹調過程中可適當填加一些烹調用油。 缺乏葉酸容易影響寶寶的腦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